赫尔穆特 科尔(赫尔穆特·科尔的生平)
本文目录
赫尔穆特·科尔的生平
1982年9月17日,在时任德国总理的赫尔穆特·施密特政府(社会—自由—联盟)产生了分裂之后,其主要源自于双方对未来德国联邦的经济政策产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在1982年9月20日,自民党(FDP)同基联盟、基社盟(CDU/CSU)讨论组成新的联盟。这次诱因是由于自民党(FDP)内部成员Otto Graf Lambsdorff修改的一份战略草案中包含有关于改革就业市场的新自由主义计划。1982年10月1日,联邦议会历史上第一次通过有计划的不信任动议将时任第六届德国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弹劾,科尔被提名为德国联邦总理。德国联邦外交部长的人选同之前的社会—自由—联盟内阁相同,由Hans-Dietrich Genscher(FDP)继续担任。在自民党(FDP)内部,很多人对这次联盟倒戈非常有异议。因为在1980年举行大选时自民党(FDP)承诺(组成共同联盟对***(SPD)有益)这件事情上,被指责缺少材料性的证明,但这一点在形式上却是符合宪法。此外,因为科尔的总理身份并非由正常的联邦议会选举产生。所以为了去除掉这一缺点,科尔实施了一个十分有争议的处理措施:在联邦议会设置了一个,将在1982年12月17日表决的对他的信任案投票。当政府联盟在这之前一天可能已经获得了已经对《1983年联邦预算案》通过,他们也将得到与政府联盟代表协商后的多数票,因此即将到来所希望的结果是:如果联邦总理没有得到多数票,将建议联邦总统解散议会。在经过长时间的踌躇之后,联邦总统卡尔·卡斯滕斯决定在1983年1月解散联邦议会并倾向于在1983年3月6日从新进行大选。与此同时,一些议员代表对此上诉到联邦宪法法庭。但是,这个解散联邦议会的决定符合宪法的规定。 在1983年3月6日举行的联邦大选中,由基联盟、基社盟(CDU/CSU)和自民党(FDP)组成的联盟获得了联邦议会中的多数席位,其中基联盟、基社盟(CDU/CSU)得票(48.8%,增加4.2%),自民党(FDP)得票(7%,减少3.6%)。赫尔穆特·科尔,这位从1976年——1998年六次被提名为总理候选人的强者,显示出了最佳的竞选结果(基民盟历史上第二好的的票记录)。***(SPD)方的竞选对是曾经担任司法部部长和慕尼黑市市长Hans-Jochen Vogel。第一年的总理任期中科尔排除了一切和平运动所带来的阻力,坚决实施了上届施密特政府确定的《北约革新决议》。1984年9月22日科尔同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在凡尔登战役纪念遗址会面,共同纪念双方在世界大战中死去的人们。科尔的那张数分钟握手的照片被视作德——法两国关系调和的标志。这之后的几年中,科尔同密特朗被形容为拥有非常紧密的关系。他们共同将:《欧洲合同军》(Eurokorps)和ARTE电视台等项目带入轨道,以及经德法双方共同协作,缔结了对欧洲一体化进程起到进步作用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之后引入欧元的政策。由于科尔也卷入了,弗利克康采恩集团向德国政治家秘密设置的账户中非法汇款的弗利克—丑闻案。在这之后,科尔对由联邦议会和美因茨市议会组成的调查小组叙述了不实(以其经验他认为:这是向Staat**ürgerlichen Vereinigung 基联盟(CDU)内部协会捐赠以采购设备)。最终,科尔仅仅因一个由奥托·席利提出上诉的虚假陈述罪名被传唤。不久科尔的党内朋友Heiner Geißler帮助他,在公开场合说:“这应该算是他的低潮”(Er hat wohl einen „Blackout“ gehabt)1984年1月24日,科尔在以色列国会引用Günter Gaus的一句话“宽恕这些后代”(„Gnade der späten Geburt“)。1985年5月5日,科尔与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一同向位于Bitburg的士兵墓地敬献花圈。之后在德国、美国部分公共场合激烈讨论了这次鲜花的行为,因为那里还同时埋葬有武装党卫队的成员。在1987年的联邦大选中,科尔继续保持了连任。***(SPD)方的总理候选人是北莱茵-威斯特**州长约翰内斯·劳。
赫尔穆特·科尔的家庭情况
科尔与他在1948年就认识的一名外语秘书Hannelore Renner(1933年——2001年)结婚,婚后拥有两个儿子瓦尔特·科尔(1963年出生)皮特·科尔(1965年出生)。2001年7月5日科尔68岁的妻子Hannelore自杀身亡。自杀原因据推测可能由于多年患有日光性皮肤炎(Photodermatitis)皮肤病。2004年3月4日,正巧在他离开总理职位的5年半的那天。赫尔穆特·科尔推出了《回忆录》的第一部分,记录“1930年——1982年”,在这里详细阐述了从1930年开始知道他第一任总理任期开始前的事情。2005年11月3日出版的第二部分,是关于从1982年到1990年的执政期。2007年11月16日出版是直到1994年的执政期。目前,第四部正在筹划中。在2007年的春天和秋天科尔经历了两次大的膝盖手术,在手术中他被换上了人造关节。当他在2008年秋天在家中一次严重的摔伤事故造成颅脑外伤后,他仍处在恢复期。从此在公开场合出现时他都使用轮椅。对于摔伤事故后的艰难时期,他说:“如果没有我的太太,我现在不会仍然活着,如果她未曾陪伴在我的身边,这会是我生命中的重大损失。”2008年5月8日在海德堡大学医院的一间小礼堂,科尔同他在2005年正式确定关系的女友Maike Richter(1964出生)结为夫妇。男伴郎中有德国著名的媒体集团总裁Leo Kirch、图片报总编Kai Diekmann。婚后Maike Richter改名为Kohl-Richter,她是1994年——1998年间在总理府的经济部任职期间同科尔结识的。在1998年格哈特·施罗德大选获胜后,她转为担任CDU的经济顾问。由于她曾经担任德国经济周刊的记者,Kohl-Richter目前作为领导任职于德国联邦经济科技部(Bunde**inisterium für Wirtschaft und Technologie)地区经济政策、城市建设、管理处。2011年年初,科尔之子华特.科尔出版了关于其父亲的自传,于书中指出其母亲晚年因患忧郁症而常有轻生念头,并多次强调科尔对于家庭的漠不关心,使得最终愤而与父亲断绝父子关系。他在书中强调“他(科尔)真正的家是基民党,他娶的不是我妈而是党”。科尔惯例从不向其子的书籍作出任何表态,评论家曾说,科尔常会逃避和延迟做重大决定。赫尔穆特·科尔现在居住在首都柏林和路德维希港的Oggersheim区。
赫尔穆特·科尔的人物简介
1930年4月3日生于德国的路德维希港(Ludwigshafen),少年时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後阶段的战斗。1947年加入德国**教民主联盟(CDU)。後来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1969年-1976年任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总理。后任当时为***的基民盟领袖(当时执政的是德国社会民主党(SPD)),并进入德国联邦议会。1982年10月11日,科尔通过不信任投票的手段战胜对手赫尔穆特·施密特(Helmut Schmidt)成为总理。这也是战后唯一一个通过这种方式上台的德国总理。1998年德国***在大选中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10月27日,科尔的总理职位由格哈德·施罗德接任。科尔是俾斯麦之后任职时间最长的德国总理。
赫尔穆特·科尔的成长历程是什么样的
赫尔穆特·科尔出生于1930年4月3日。1936年,6岁的科尔送进弗里森海姆任国民小学,1944年10月,赫尔穆特·科尔与同学们一起来到奥登林区的埃尔巴赫。同年12月,他被强拉进所谓的“国防训练营”受训,1946年12月,科尔以16岁的年龄加入了**教民主联盟。
在政治上对科尔产生的影响的人都有谁?
在政治上对科尔产生一定影响者有一位是约翰内斯·芬克。他是法耳茨地区著名政治活动家。早在魏玛共和国时期,他是中央党领导成员之一,并兼任法耳茨地区中央党第二主席、巴伐利亚州议会议员。
对科尔在政治上产生过影响的另一个人是科尔的中学数学老师奥托·施塔姆福尔特。他是德国共产党人、哲学博士。
赫尔穆特·科尔的介绍
赫尔穆特·科尔,1930年4月3日生于路维希港一个军官家庭。1982年至1998年年任德国总理。1973年--1998年任德国**教民主联盟(CDU)主席。赫尔穆特·科尔身高1.93米,是联邦德国历届总理中个子最高的,体重在120公斤以上。科尔说话带有浓重的莱茵河西岸地方口音,只讲本国语言。对日常生活无过高要求,喜欢吃各种汤食和葡萄干馅饼,不吃家禽,但喜欢吃北京烤鸭,喜欢喝优质白酒。他吸烟斗,爱散步,爱听德国古典作曲家巴赫的音乐,爱收集各种形状的石头,并喜欢阅读传记文学和历史文学,并著有作品。
赫尔穆特·科尔的个人作品
Verteidigung oder Vergeltung, Stuttgart 1961Militärische Befehlsgewalt und parlamentarische Kontrolle, in: Horst Ehmke, Carlo Schmid, Hans Scharoun, Festschrift für Adolf Arndt zum 65. Geburtstag, Frankfurt am Main 1969, Seiten 437–449.Reform des Parlaments, in: Claus Grossner, Das 198. Jahrzehnt. Marion Gräfin Dönhoff zu Ehren, Hamburg 1969, Seiten 323–336.Die Opposition in der modernen Demokratie, in Rudolf Schnabel, Die Opposition in der modernen Demokratie, Stuttgart, 1972, Seiten 51–60Menschen und Mächte, Berlin 1987.Politik als Beruf heute, in: Hildegard Hamm-Brücher, Norbert Schreiber, Die aufgeklärte Republik. eine kritische Bilanz, München 1989, Seiten 77–84.Die Deutschen und ihre Nachbarn. Menschen und Mächte, Teil 2, Berlin 1990.Politischer Rückblick auf eine unpolitische Jugend, 1991.Handeln für Deutschland, Berlin 1993.Zur Lage der Nation, 1994.Weggefährten – Erinnerungen und Reflexionen, Berlin 1996.Die Allgemeine Erklärung der Menschenpflichten, 1997 (Mitarbeit).Auf der Suche nach einer öffentlichen Moral, 1998.Globalisierung. Politische, ökonomische und kulturelle Herausforderungen, 1998.Kindheit und Jugend unter Hitler, Sammelband, Berlin 1998.Die Selbstbehauptung Europas, Perspektiven für das 21. Jahrhundert, Deutsche Verlags-Anstalt, Stuttgart München 2000.Hand aufs Herz. Helmut Schmidt im Gespräch mit Sandra Maischberger. (Broschiert), Ullstein, Oktober 2003, ISBN 3548364608Die Mächte der Zukunft: Gewinner und Verlierer in der Welt von morgen, Siedler Verlag, München 2004, ISBN 3442153786Auf dem Weg zur deutschen Einheit, Rowohlt Verlag, Reinbek 2005Nachbar China. Helmut Schmidt im Gespräch mit Frank Sieren. Econ, September 2006, ISBN 3430300045
赫尔穆特·科尔的两德统一
科尔在德国统一问题上一贯坚持东西德是“一个民族”,“互不为外国”,主张在欧洲统一的前提下通过自决的方式实现德国统一。1989年末,东欧形势剧变,尤其是当东德(DDR)的局势越来越显示出恶化以及柏林墙在1989年11月9日倒塌,在未与任何联盟成员和西方盟国成员提前商议的情况下,1989年11月赫尔穆特·科尔在联邦议会上提出了关于破除目前处于分裂中的德国、欧洲的“《十点计划》(Zehn-Punkte-Programm)”。在解决德国统一的外部环境问题上,科尔于1990年2月9日访问苏联,劝说苏联改变对德国统一问题上的“顽固立场”,取得苏联在德国统一的方式、时间、速度和条件等问题应由德国人自己决定的承诺,最终说服戈尔巴乔夫“最终打开了通向德国统一的道路”。在1990年3月18日民德大选的过程中,科尔首先于3月1日宣布成立由其担任主席的“德国统一内阁委员会”,随后又成立了由各党议会党团领袖组成的“议会统一委员会”,以利听取各方意见,实际是要对民德全面开展统一攻势。更为突出的是,从1990年2月初到3月中旬民德大选,科尔曾六次进入民德发表讲话,支持民德的“德国联盟”在大选中获胜,最终科尔如愿以偿。从此,民德新政府按照科尔政府的意图把统一作为它存在的唯一目标,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朝着统一的方向前进。在1990年5月18日与东德签署了关于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政府条约。针对联邦银行主席Karl_Otto_Pöhl的阻力,科尔通过在工资、收入、房租以及退休金领域使东德马克(Mark der DDR)按照1:1的比例兑换西德马克(D-Mark)。不久之后,由于这一政策的推出,被证明东德企业承受了沉重的负担。然后科尔同外交部长Hans-Dietrich Genscher一同合作与二战四大战胜国进行了二加四会谈(Zwei-plus-Vier-Gesprächen),最终达成了在《二加四条约》(Zwei-plus-Vier-Vertrags)形式下实现两德统一、北约驻扎在统一后的德国。德国的统一对科尔之后的总理轨迹起到积极的影响。因为之前,1989年科尔在位于不来梅召开的党代会艰难的实现了将党内“异己”如:Heiner Geißler, Rita Süs**uth und Lothar Späth一一排除的目的。1990年7月15日至16日,科尔访问苏联,双方就德国统一后的军事、政治地位、德国武装力量的最高限额以及不把北约的军事结构扩展到民德等一系列问题,达成了很大程度的相互谅解等八点协议。至此实现德国统中的最大外部障碍—统一后的德国的联盟归属问题已基本消除。这样经过第一个国家条约和第二个国家条约,以及最后解决德国问题的统一条约,德国于1990年10月3日实现了统一。1992年9月30日,科尔在其1982年10月1日担任总理职务10周年发表的声明中表示,这一期间的艰巨任务是统一。他说道:“我坚持为德国统一作出贡献的义务,即我们将在德国和欧洲问题上取得进展。完成德国内部统一是我在任时期的一项艰巨任务。我觉得能够为这个目标努力是一种幸福。”
赫尔穆特·科尔的个人趣闻
联邦德国的所有政治家中,还没有一人像赫尔穆特·科尔这样多的在政治、非政治领域被讽刺、调侃过。这其中以德国讽刺类杂志Titanic所树立的讽刺角色最为长久,杂志形容总理“鸭梨”状的体型如同以前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浦一样,之后“鸭梨”一词成为了科尔的标志。媒体常常瞄准他一般的外语水平、特殊的身材和他来自的小城市出身。科尔的模仿者经常使用他带有普法尔茨色彩的口音,如将Geschichte,读成 Gechichte。 科尔牛柳是一道出自中国广州的菜式,由位于中国广州市的泮溪酒家制作,与时任的德国总理赫尔穆特·科尔访问中国有关。 1993年11月,时任德国总理的科尔访问中国。当年11月9日,科尔率团访问广州市,与当时的广州市政府商谈建设广州地铁一号线事宜。此前,德国驻广州领事馆的工作人员曾告知科尔,称广州为中国美食之都,而在该市的泮溪酒家能吃到最正宗的广州美食。11月9日晚上,科尔推掉了原本为他安排的在五星级酒店内的晚宴,避开了所有的警卫后,仅带上几名随从乘坐一辆中巴车就来到了泮溪酒家。由于科尔并没有在事前告知任何人他将前去泮溪酒家用餐,泮溪酒家员工对于科尔的突然到访显得毫无准备。由于当晚泮溪酒家安排了很多婚宴,几乎没有多余的座位供科尔和他的随行用餐,泮溪酒家安排科尔来到接待外国领导人的贵宾包厢用餐。可是科尔对于这一安排显得相当不满:“我不坐贵宾包厢,我要和中国人坐在一起。”科尔和随行人员像普通客人一样走进坐满食客的碧波大厅,在找到座位后按照菜谱点了几道粤菜,同时向厨师表示自己想吃一道用水果、洋葱、辣椒、牛肉做成的带酸味的菜。于是,厨师们按科尔总理的要求,配出了甜酸(糖醋)口味的“咕噜牛柳”,科尔品尝以后,对这道菜赞不绝口,兴高采烈地再加了一份。用餐完毕后,科尔亲自走到柜台前结账,同时奉上小费,并且在留言本上写下“对你们的热情接待表示衷心感谢”的字句。从这以后,许多广州市民对这道为科尔特制的菜感兴趣,纷纷来到泮溪酒家要求品尝。泮溪酒家最后干脆把这道菜写进菜谱,以“科尔牛柳”命名。
更多文章:

nba现役四大分卫(NBA“四大分卫”、“四不控卫”分别都是那些人)
2025年4月4日 13:12

张镇麟隔扣易建联(广东男篮惨败辽宁队!易建联6中0!英雄迟暮,已是传奇)
2025年5月3日 05:06

2009年全运会乒乓球女单半决赛(陈梦无缘全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她是发挥失常还是实力不如对方)
2025年4月25日 08:14

nba梦之队礼包(求小米手机的网友在小米游戏中心帮忙领个礼包,NBA梦之队尊享礼包,感激不尽!!!求好心人!!!)
2025年4月26日 06:46

范特西篮球经理2011年(2011年范特西篮球经理 新秀 选秀一天几次)
2025年4月4日 18:48

国际米兰vs巴塞罗那(拜仁慕尼黑 vs 里昂 国际米兰 vs 巴塞罗那 是哪个国家球队)
2025年3月29日 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