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伊拉克中国为何通过(为什么美国要去打伊拉克而中国并没有阻止)
本文目录
- 为什么美国要去打伊拉克而中国并没有阻止
- 为什么说美国打完了伊拉克战争,真正受益的是中国人
- 海湾战争中,中国是否同意美军攻打伊拉克战局真正的导火索是什么
- 有人说1991年美军攻击伊拉克,中国反而是最大的赢家,这是为什么
- 两伊(伊拉克、伊朗)战争为什么打起来的哪个胜利了中国的立场是什么
- 揭秘:为什么美国打伊拉克,受益的却是中国人
- 美国打越南那么吃力,可打伊拉克为何很容易
- 为什么有人说,中国是伊拉克战争最大受益国
- 美国打伊拉克说打就打,为什么中国对小日本就那么唯唯诺诺呢
为什么美国要去打伊拉克而中国并没有阻止
一 . 美国反击恐怖主义,销毁大规模**性武器 第一说以为是美国反击恐怖主义的一部分,重在解除萨达姆的武装,并销毁其大规模**性武器,尽管到现在为止美国人也说不清楚这些武器到底在哪里。 二 . 美国强化其世界霸权地位 第二说以为美国人试图以次为契机,将联合国、欧盟、俄罗斯乃至中国都边缘化,确立其世界警察地位的合法性,并以此为先例在未来放手干预其他国家的内部事务,强化其世界霸权地位。 三 . 美国为了控制伊拉克乃至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 第三说以为美国人是为了控制伊拉克乃至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通过在伊拉克扶持傀儡政府,实现与以色列的媾和,强化其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并以此号令天下。 四 . 削弱欧洲经济,打击欧元 第四说以为美国是项庄舞剑,通过控制伊拉克和中东地区石油的出海口,钳制欧洲的石油来源,削弱欧洲经济,打击欧元,甚至迫使其破产,从而维护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的霸主地位至于为什么中国不阻止联合国阻止都不起到作用,更何况像二楼说的中国向来都是和事,
为什么说美国打完了伊拉克战争,真正受益的是中国人
瞎扯淡,伊拉克战争的目的是维护美元结算石油的地位,所有在伊拉克投资的石油公司包括中国,都不过是给美元打工而已,美国玩玩汇率就可以让你的财富蒸发。美国根本没打算建立中东秩序,混乱的中东才符合美国利益,一来没办法动摇美元结算石油的根本规则,二来你们那么乱总要打仗,打仗了我就可以卖**。说最大受益人是中国的不是傻就是坏。
海湾战争中,中国是否同意美军攻打伊拉克战局真正的导火索是什么
91年中国同意了,因为那次是联合国授权的,如果常任理事国的中国投了反对票那么就不可能是联合国授权(投弃权票就是默认)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推翻科威特政府并宣布吞并科威特,这样就威胁到了西方国家在中东的石油利益
有人说1991年美军攻击伊拉克,中国反而是最大的赢家,这是为什么
引言: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将世界分为两大阵营,形成了冷战局势。虽然时不时会有矛盾 ,但是没有一个国家敢开战,因为二战带给人们的损伤实在是太大了。1991年,美国破天荒的发动了海湾战争,联合了30几个国家共同进攻伊拉克。有人说,这场战争中受益最大的是中国,因为中国看到了科技的创造性,开始疯狂地投入资金,提高军事力量,很快跻身科技大国行列。
美国联军的兵力达到了60多万,伊拉克的参战人数达到了80多万。在战争的过程中,美国利用先进的武器大肆的向伊拉克发起了总进攻,伊拉克伤亡惨重。战争结束后,相关人员统计,美国联军战亡的人数才223人,而伊拉克的死亡人数高达2.5万人,其中还不包括受伤和被俘虏的人数,差距实在是悬殊。伊拉克受这次战争的打击,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恢复过来。
美国在海湾战争中的表现让世界开了眼,高科技的运用让伊拉克毫无还手之力,伊拉克将士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周边的战友们去送死。无论是谁,处在这样的状况下,都会非常绝望。在战争中起重要作用的还是美国的战术安排。美国首先采用了轰炸式的攻击方式,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在地面战争中,美国联军又组成了许多小队,对伊拉克进行包围式打击。
同时,美国还充分地利用了自身的通信技术,不断地搜集情报,进行整理,占据了非常有利的地位。到了夜晚,美国的大型设备都配置了夜视灯,与白天的视觉感受没有差别,而伊拉克只能被动挨打。美国只用了40多天,就大获全胜。美国的经济投入非常大,在这场战争中损失不小。伊拉克的战败给中国提了一个醒,中国也意识到了军事的重要性,随即就走上了军事发展道路。
两伊(伊拉克、伊朗)战争为什么打起来的哪个胜利了中国的立场是什么
萨达姆试图完全控制阿拉伯河,该水道是两个国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国发动进攻,试图以此遏制伊朗政权。另一因素是两国领导人的野心。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中国采取中立劝和的立场。
揭秘:为什么美国打伊拉克,受益的却是中国人
中国没有受益,直接受益的还是美国,他打伊拉克也是因为垂涎伊拉克的石油物产丰富,这才实施侵略,请采纳
美国打越南那么吃力,可打伊拉克为何很容易
在美国所发动的历次对外战争中越南战争是持续时间最长的。前后打了二十余年的越南战争也是美国历次对外战争中损失惨重的一战:美国在越战期间至少投入了两千亿美元。可就是这样一场投入巨大的战争却以美国的失败告终:美军在这场战争中死亡58315人,美国扶持的南越当局死亡220357—313000人,追随美军参战的韩军死亡5099人。战争期间光是美军飞机就被击毁了八千余架。 战争期间美国的对外贸易逐渐衰弱、美元危机频发。这直接导致美国自二战结束后持续25年的经济繁荣的终结。越战也加剧了美国国内的种族问题和民权问题,从而使国家处于极度的分裂状态。美国在越南战场的失利甚至影响到了当时美苏博弈的大背景:在越南战争之前美国在与苏联的博弈中处于攻势状态,越南战争之后美国在与苏联的博弈中开始转攻为守。 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越南战争对于美国无疑是一场惨败。从个人感性的角度来看很多参加过越战的美国老兵从此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心理创伤。越南战争结束15年后美国又发动了针对伊拉克的海湾战争。在这场战争爆发前夕时任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就曾多次在公开讲话中表示“要把伊拉克变成第二个越南”——言下之意就是说要让美国在伊拉克遭受像当年在越南战场那样的惨败。 萨达姆说这种话并非虚张声势,而是确实有实力作为支撑的。当时的伊拉克拥有100万左右的正规军和大约48万预备役部队,近6000辆辆坦克、3700门火炮、7500辆装甲车、700多架作战飞机以及飞毛腿导弹。此外伊拉克还有中东最完整的现代化综合防空体系——其“KARI”防空系统包括:4个地区防空作战中心、16个截击引导中心、70余个防空指挥与报告中心。 当时的伊拉克就军队规模和武器装备而言也的确算得上全世界排得上号的军事强国。萨达姆认为美国的确是世界头号强国,可在中东的军事力量有限,而自己完全可以凭借本土作战的地缘优势对其进行压制。正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即使是美、苏这两个超级大国也曾被越南、阿富汗这样的小国利用本土作战的地缘优势打败过。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的军事力量是分布于世界各地的。 因此具体在中东地区伊拉克反而凭借本土作战的优势取得了兵力优势。在美国只有经国会上下两院听证会投票通过才可以对外用兵,而美国 社会 对战争伤亡又格外看重。越南战争就是因为伤亡过重导致国内反战浪潮高涨,从而最终迫使美军不得不撤出越南战场。在海湾战争之前萨达姆就曾狂妄地放出豪言:“美国 社会 连一万名士兵的死亡都承受不起”。 在海湾战争即将爆发的1990年8月底萨达姆在会见外国领导人时曾说过:“我十分了解美国的技术优势,特别是空中优势”。可萨达姆坚持认为空战不能起决定作用。1990年9月萨达姆对军队发表讲话说:“你们知道空军不可能决定地面战争……这是经过所有常规战争和解放战争证明的规律,最后一个证明的是越南战争”。萨达姆认为最终决定战争胜负还是得靠地面决战,甚至是贴身肉搏刺刀见红的巷战。 在当时有这种想法的其实并不是只有萨达姆。事实上在海湾战争之前全世界对战争的理解基本上还停留在二战那个钢铁洪流的年代。二战结束后美国经历过两场失败的局部战役:一个是朝鲜战争,一个是越南战争。在越南战争中北越军队通过游击战与美军长期周旋。随着伤亡的不断增加激起了美国国内舆论的强烈反对。这最终迫使美国不得不从越南撤军。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经验使当时全世界普遍认为要战胜美军这种装备精良、火力强大且训练有素的军队就要把美军拖入阵地战、巷战或是游击战这种近距离作战以大量**美军。这就是萨达姆在海湾战争期间一门心思指望与美军打地面阵地战的原因。可真等到战争打响后萨达姆就被美军全新的作战模式震惊了。事实上萨达姆从一开始就完全错误估计了形势:伊拉克不是越南,美国也早已不再是当年的美国。 越南战争实际上是冷战格局下 社会 主义与****两大阵营之间的战争,因此北越在战争期间得到了来自整个 社会 主义阵营的支持:老挝和柬埔寨允许越南通过自己的国土构建约2万公里的补给运输路线——胡志明小道;古巴派兵协同北越军队进入南越作战;朝鲜为北越当局提供情报支援;东德为越共部队提供了武器装备;苏联派出顾问帮助训练越共部队。 相比之下直接毗邻越南的中国给越南提供了更大的帮助:中国向越南提供了足够装备陆海空军200多万人的轻重武器、**和其他军用物资;提供了上百个生产企业和维修厂、2亿多米布匹、3万多辆 汽车 、50多万吨粮食、200多万吨汽油、6.35亿现汇;帮助越南建设了数百公里的铁路和3千多公里的油管;中国还允许允许越军官兵进入中国境内受训,与此同时有1146名中国援越烈士长眠在越南的国土之上。 从40年代起越南就一直处于长期持续不断的战争状态:先是抗日、再是抗法、接着是抗美。越南在长期的战争状态中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越南战争期间北越当局拥有110万左右的正规军和200万左右的“民兵骨干”。这其中有30多万训练有素的实战经验丰富的老兵。抗法战争中陈赓大将帮助训练北越军队,同时北越的武元甲大将也曾系统专研过***主席的军事思想。 越军借鉴中国军队的游击战经验根据越南的地形和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同法军、美军展开游击战、阵地战、地道战、地雷战、山地阻击战、夜袭战、破袭交通战、丛林战,同时充分发动人民群众支前。尤其是这时越南军民已掌握了一套适应丛林山地作战的游击战法,本土作战的他们显然对气候、地形更为适应,因此占据着天时地利——他们总是能神出鬼没地出现在美军面前。 至于人和方面也是无可置疑:北越内部的团结一致显然是乱哄哄的南越及其美国盟友所无法比拟的。远渡重洋的美军要面对的是获得整个 社会 主义阵营大力支援的本土作战以逸待劳的越军。萨达姆以为自己也能利用本土作战的优势战胜美国,但他忽视了伊拉克和越南在这两场战争中的不同处境:越南背后得到了整个 社会 主义阵营的支持,而伊拉克却是光杆司令一个。 海湾战争肇始于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伊拉克公然吞并一个主权国家的行为激起了全世界的反对。当时在联合国召开的大会上安理会14个理事国中有13个同意对伊拉克制裁(剩下那个不是反对而是缺席)。越南背后有中、苏这样的大国支持,可伊拉克的背后有谁呢?参与海湾战争的除了美国的西方盟友之外也有叙利亚、埃及、阿曼、卡塔尔等阿拉伯国家。 连亲苏反美的叙利亚阿萨德政权都加入了打击伊拉克的多国军事行动可见萨达姆当时在阿拉伯世界的人缘得有多差。当年越南是在整个 社会 主义阵营的支持下对抗美国,而伊拉克却遭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阿拉伯邻国的共同打击。叙利亚、埃及、阿曼这些阿拉伯国家的加入使美军的后勤补给线大大缩短:美军可以就近使用伊拉克邻国的军事基地大大抵销了伊拉克方面本土作战的优势。 如果说伊拉克不是当年的越南,那么90年代的美国也已不同于70年代的美国:越战时期美军还没完成信息化。那时美军的火力尽管强大,但其火力投放还很难做到精准打击,所以要想彻底消灭对手就只能与对方展开近距离作战,而这种作战往往会造成美军大量的伤亡。不过90年代的海湾战争已和70年代的越南战争是完全不同的战争形式了。本以为美军在中东没什么军事力量存在的萨达姆一直做着“强龙不压地头蛇”的美梦。 可萨达姆很快就发现美军在中东的军事力量是呈几何级数在膨胀:美军超过300架C-141和C-5向海湾地区快速集结,在沙特达兰空军基地每7分钟降落1次,22天的运输量就超过了1949年柏林空运11个月的量。与此同时美国的运输船从全球战略基地运来物资,三艘的运量就已相当于3000架C-141的运量。海空并用运送30天后海湾地区已集结了超过10万名美军。 在接下来的4个月美军又继续昼夜不停地搬运,最终50多万名士兵、近2000辆主战坦克集结,运送物资达1200万吨!动员起来后的美军规模是呈几何级数在膨胀:当时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沙特、巴林、卡特尔、阿曼、阿联酋、土耳其和迪哥加西亚的空军基地部署了1200多架作战飞机。此外还有3个航母战斗群游弋在地中海、红海和阿拉伯海的海上阵地上。 到战争真正打响时美国已在中东地区聚集起有34个国家参加的多达66万兵力的多国部队。尽管伊拉克在海湾战争中动用了86万部队,可双方的兵力差距其实已不算明显,真正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已不再是双方的兵力而是各自的军事技术,而最终也恰恰是美国所占据的技术优势击败了在兵力上略胜一筹的伊拉克。海湾战争的最大特点就是这是一次高 科技 战争。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这场战争中普遍使用各种先进技术。海湾战争充分体现了海陆空天一体化、高度信息化、精准打击等现代化高 科技 战争的新模式新特征。在使用常规武器的前提下海湾战争成为了一场一边倒的碾压式战争。电子战对这场战争的进程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的电磁优势将成为战争中的新制高点;海湾战争开创了以空中力量为主体赢得战争的先例。 在海湾战争中作战空域空前扩大,战场向大纵深、高度立体化方向发展,已不存在明显的前方和后方。这场战争中高技术武器大大提高了作战能力,使作战行动向高速度、全天候、全时域发展。本来人们以为美国与伊拉克那么多坦克、装甲车相互对峙是要打现代版的“库尔斯克坦克大战”,伊拉克甚至还指望利用人海战术在巷战中打击美军,然而直到战争结束时人们期待中的大规模地面战争基本上就没发生过。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综合运用空间卫星侦察、空中侦察、地面侦察等多种手段截获伊拉克的雷达、通信设施和电磁波信号并通过电脑和情报分析人员分析处理。由于确定了伊军的指挥中心、通信和雷达系统的各种参数,因此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总是能对伊拉克的军事目标实施精准打击。美军先发制人地摧毁了伊拉克境内的大多数军用机场,伊军的许多战机还没来得及起飞就被摧毁。 当然伊军已起飞的战机在美军的F-15和F-16面前也迅速被尽数击落。至于伊军庞大的地面部队甚至都不需要联军出动地面部队与之交战。“阿帕奇”武装直升机通常都是在伊军地面防空火力有效射程之外发射反坦克导弹,从而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摧毁伊军的坦克装甲车。美国仅用了38天全方位、全天候的轰炸就使伊拉克军队损失惨重。在持续38天的轰炸之后萨达姆盼望已久的地面战终于开始了。 可这已称不上是一场战争,倒更像是美军单方面对伊军的屠杀。伊拉克地面部队本来就在之前38天的持续轰炸中损失惨重,现在他们赫然发现美军M1A1主战坦克无论火力还是射程都轻松碾压自己的T-72坦克。四处游弋的美军武装直升机随意猎杀伊军,即使在黑夜里装备了夜视装置的美军坦克和直升机也丝毫不给伊军喘息的机会。已被轰炸了38天的伊军地面部队一触即溃。 萨达姆引以为傲的地面部队仅仅撑了100小时就撤出了科威特。溃败的伊军沿着伊拉克与科威特之间的6号公路仓皇北逃,美空军飞机和海军舰载机蜂拥而至投下火箭弹、**。数万伊军就这样被杀死在伊科边境的公路上。当时伊科边境的公路上每隔50米就有一堆冒烟的车辆残骸。整个海湾战争期间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始终占据着绝对优势:多国部队阵亡223人、负伤697人、被俘13人(其中美军阵亡148人)。 相比之下伊拉克军队四十多个师被摧垮,伤亡人数达八点五万至十万人,而伊拉克海军在这次战争中完全被摧毁。伊拉克军队在海湾战争中整体作战能力损失了三分之二以上。这场战争给还伊拉克造成了造成了二千亿美元左右的直接经济损失。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几乎没怎么出动地面部队的情况下就在不到两个月内迫使伊拉克接受了停火协议。 事实上美国在停火后也并没放过伊拉克——尽管不再使用直接的军事手段打击伊拉克,然而在此后的十余年间美国一直对伊拉克实现封锁制裁的政策。其实如果我们以更为宏观的视角看待上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就会发现两场战争之间其实是具有连贯性的。尽管这两场战争相隔13年,可在这13年里美国其实一直在打压伊拉克,只是把打击方式由直接的军事打击换成了更为隐蔽的手段。 我们可以把这种方式理解为围而不攻的消耗战:我可以一下打下你,可这样做损失太大,所以我暂时不打你,但断绝你和外界的一切联系,等到你弹尽粮绝精疲力尽之时再一举拿下。美国长达13年的封锁制裁使伊拉克的经济和军力都大受影响。到了2003年美国与伊拉克再度开打时伊拉克军队的武器装备和战略战术实际上已长期未能更新升级。说起来伊拉克还有百万雄狮,可实际战斗力早已是大打折扣。 当然在真开打之前很多人对伊拉克的军力是存在误判的。包括局座张召忠在内的我国军事专家们在2003年也对美伊战争形势出现了误判。当时萨达姆自己也一定没预料到自己的百万雄师会一触即溃。当年伊拉克在海湾战争中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好歹还打了一阵子,可等到2003年伊拉克再度与美国交手时简直就是兵败如山倒:还没等萨达姆对战局形成比较清晰的判断就发现美军都打到巴格达了。
为什么有人说,中国是伊拉克战争最大受益国
有这种说法:“海湾战争把伊拉克打疼了。把中国打醒了。”这场战役,让中国看到了西方,尤其是美国在怎么打仗。如果中国不也这样发展类似的高科技军事装备,革新一流的现代战法,还死守以前那些“传统武器和战法”的话。到了某一天,中国就是下一个伊拉克。落后就要挨打!所以之后,中国就首先开始注意空军的发展。改变我国空军的长期积弱。不久研制出现代战机歼-10,(刚好,不久和我们长期交恶的苏联解体,国际形势转变。过去敌对的最大邻国,相反成了我们最大的兵器进口国。首先就买了先进战机苏-27……)
美国打伊拉克说打就打,为什么中国对小日本就那么唯唯诺诺呢
实力决定一切 ,如果中国有美国一样的军力,那么日本不敢挑衅中国,如果中国像伊拉克一样虚弱,那么日本早就发动第二次侵华战争了
更多文章:

2008年奥运会各国金牌数(2008年奥运会各个国家获得的金牌数量)
2024年8月12日 04:20

篮球网页模板(招生海报怎么设计网上的篮球俱乐部招生海报怎样做)
2025年3月21日 10:45

戴维斯复出最新消息(67天后,浓眉终于重返赛场!虽有斑斑锈迹,仍显锐利锋芒)
2025年3月21日 08:15

摩尔多瓦是发达国家吗(摩尔多瓦曾经多次被沙俄吞并,现在这个国家的经济如何)
2024年9月6日 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