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总局八段锦口令版(八段锦标准口令有哪些)
本文目录
八段锦标准口令有哪些
八段锦口令词:
1、预备式:
左脚开步;与肩同宽;屈膝下蹲;掌抱腹前;
中正安舒;呼吸自然;心神宁静;意守丹田。
2、两手托天理三焦:
上托、下落;上托、下落;上托、下落;上托、下落;上托、下落;上托。
3、左右开弓似射雕:
撘腕、开弓、并步;撘腕、开弓、并步;撘腕、开弓、并步;撘腕、开弓、并步;撘腕、开弓、并步;撘腕、开弓。
4、调理脾胃须单举:
上举、下落;上举、下落;上举、下落;上举、下落;上举、下落;上举。
5、五劳七伤往后瞧:
起身、后瞧、转正;起身、后瞧、转正;起身、后瞧、转正;起身、后瞧、转正;起身、后瞧、转正;起身、后瞧。
6、摇头摆尾去心火:
上托、下按;右倾、左旋、摇头、摆尾;左倾、右旋、摇头、摆尾;右倾、左旋、摇头、摆尾;左倾、右旋、摇头、摆尾;右倾、左旋、摇头、摆尾;左倾、右旋、摇头、摆尾;上举。
7、两手攀足固肾腰:
上举、下按、反穿、摩运、攀足;上举、下按、反穿、摩运、攀足;
上举、下按、反穿、摩运、攀足;上举、下按、反穿、摩运、攀足;
上举、下按、反穿、摩运、攀足;上举、下按、反穿、摩运、攀足;上举。
8、攒拳怒目增气力:
抱拳;攒拳怒目、抓握、回收;攒拳怒目、抓握、回收;攒拳怒目、抓握、回收;攒拳怒目、抓握、回收;攒拳怒目、抓握、回收;攒拳怒目、抓握。
八段锦的口令都有什么
八段锦八式名称:
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第六式:双手攀足固肾腰
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
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
八段锦的创编者到底主要是钟离权和臞仙两说。
学者吴志超先生认为:“前者显然过早,在唐代至五代的各种养生文献中均未见到八段锦其名;后者与史实不符,在宋代的文献中已提到八段锦。
故上述两种说法均难为人接受。按其歌诀‘八卦是良因’及其**动静互制,此法当是在北宋陈抟、周敦颐、邵雍等人倡导太极图说之后创编的。
新编八段锦: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委托北京体育大学对立八段锦进行了重新研究与整理,将之定名为健身气功·八段锦、健身气功·十二段锦。
扩展资料
“在我国古老的导引术中,八段锦是流传最广,对导引术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中国近代著名书法家于右任每天下午四时,就一直坚持练习八段锦,且取得了很好的健身效果。
八段锦有坐八段锦、立八段锦之分,北八段锦与南八段锦,文八段锦与武八段锦,少林八段锦与太极八段锦之别,在我国深受知识分子和练习者的喜爱。
八段锦八段锦口令
八段锦口令:两手拖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八段锦第一式:
两手拖天理三焦。其中胸膈以上为上焦,胸膈与脐之间为中焦,脐以下为下焦。两手交叉,拔伸腰背,提拉胸腹,活动脊椎,是全身气机流通。
八段锦第二式:
左右开弓似射雕。左右手如同拉弓射箭,使长期伏案工作的同学消除肩背部的酸痛不适,并增加肺活量,抒发胸气,消除胸闷;疏通肝气,治疗胁痛。
八段锦第三式:
调理脾胃须单举。左右上肢松紧,配合上下对拉拔伸,牵拉腹腔,按摩脾胃肝胆。对于久坐的同学可以有助消化吸收,增加营养。
八段锦第四式:
五劳七伤往后瞧。五劳是五脏的劳损,七伤是七情的伤害。五劳七伤,犹如今天的亚健康,这一式转头扭臂挺胸,调理颈椎,刺激胸腺,增强免疫力,去除亚健康。
八段锦第五式:
摇头摆尾去心火。上身前俯,臀部摆动,使心火下降,可以消除心烦、口疮、口臭、失眠多梦、小便热赤、便秘等等症候。
八段锦第六式:
两手攀足固肾腰。前屈后伸,双手攀足,使身体与腰部得到拉伸牵扯,调理腰部的肌肉,强肾健体。
八段锦第七式:
攒拳怒目增气力 马步冲拳,怒目瞪眼,均可刺激肝经系统,使肝血充盈。肝气疏泄,强健筋骨。对长期**的同学,气血多有郁滞,尤为适宜。
八段锦第八式:
背后七颠百病消。整套套路的收功,动作简单,颠足而立,拔伸脊柱,下落振身,按摩五脏六腑。下落振荡,导致全身的抖动,可消除百病。
八段锦的起源:
八段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导引术。4000~5000年前,中国中原大地洪水泛滥,百姓深受雨水潮湿的侵害,筋骨多瑟缩而不达,气血多郁滞而不行。有贤能者发明了“舞”,用来摆脱这些病痛。这种祛病健身的“舞”后来就演变成导引术。
八段锦口令
八段锦有坐八段锦、立八段锦之分,北八段锦与南八段锦,文八段锦与武八段锦,少林八段锦与太极八段锦之别,在我国深受知识分子和练习者的喜爱。
八段锦口令如下:
(一)“两手托天理三焦”法直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松垂身侧,然后徐徐自左右侧方上举至头顶,两手手指相叉,翻掌,掌心朝上如托天状,同时顺势踮两脚跟,再将两臂放下复原,同时两脚跟轻轻着地。如此反复多遍。若配合呼吸,则上托时深吸气,复原时深呼气。
(二)“左右开弓似射雕”法直立,左足跨出一大步,身体下蹲作骑马式。两臂在胸前交叉,右臂在外,左臂在内,眼看左手,然后左手握拳,食指翘起向上,拇指伸直与食指成八字撑开。接着左臂向左推出并伸直,头随而左转,眼看左手食指,同时右手握拳,展臂向右平拉作拉弓状。动作复原后左右互换,反复进行数次。如配合呼吸,则展臂及拉弓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三)“调理脾胃须单举”法直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右手翻掌上举,五指并紧,掌心向上,指尖向右,同时左手下按,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动作复原后,两手交替反复进行,反复多遍,如配合呼吸,则上举下按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四)“五劳七伤向后瞧”法直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两手掌心紧贴腿旁,然后头慢慢左顾右盼向后观望。如配合呼吸,则向后望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五)摇头摆尾去心火两足分开,相距约三个足底的长度,屈膝半蹲成骑马势。两手张开,虎口向内,扶住大腿前部。头部及上体前俯,然后作圆环形转摇,转动数圈后再反方向转摇。在转腰的同时,适当摆动臀部。如配合呼吸,则在转腰时吸气,复原时呼气。
(六)“两手攀足固肾腰”法直立,并足,两膝挺伸、上身前俯,以两手攀握两足趾(如碰不到,不必勉强),头略昂起。然后恢复直立姿势,同时两手握拳,并抵于腰椎两侧,上身缓缓后仰,再恢复直立姿势。反复进行。本式采用自然呼吸。
(七)“攒拳怒目增气力”法两腿分开屈膝成骑马势,两手握拳放在腰旁,拳心向上。右拳向前方缓缓击出,右臂伸直,拳心向下,两眼睁大,向前虎视。然后收回左拳,如法击出右拳,左右交替进行。如配合呼吸,则击拳时呼气,收拳时吸气。
(八)“背后七颠百病消”法直立,并足,两掌紧贴腿侧,两膝伸直,足跟并拢提起,离地数寸,同时昂首,作全身提举势。然后足跟轻轻着地复原。反复进行。如配合呼吸,则足跟提起时吸气,足跟着地时呼气。
八段锦起源:
八段锦,起源于北宋,共八百多年的历史。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五颜六色,美而华贵!体现其动作舒展优美,视其为“祛病健身,效果极好;编排精致;动作完美,”此**分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
传统中医十分重视气功**的功效,比如太极拳,五禽戏等。从少林寺流传出来的八段锦**更是久负盛名,全套的八段锦相对复杂些,但是也有简化版,就几个动作,如果长期坚持,功效用之不尽。本动则生阳,阳以化生。“八段锦”作为一种古老而传统的健身方式,尤受人们青睐。
八段锦口令完整版是什么
八段锦标准口令完整版内容如下:
一、两手托天理三焦,此动作重复做8遍。
二、左右开弓如射雕,此动作左右各做8遍。
三、调理脾胃单举手,此动作左右交替各做8遍。
四、摇头摆尾去心火,此动作左右各做8遍。
五、五痨七伤往后瞧,此动作左右各做8遍。
六、两手攀足固肾腰,此动作反复做8遍。
七、攒拳怒目增力气,此动作重复做8遍。
八、背后七颠百病消,此动作反复做7遍。
扩展资料:
八段锦共分八段,每段一式,可单式练习,也可全套练习或选段练习。每式的运动量可由只做八呼或十六呼来调节,也可由下蹲之程度为高势、中势或低势来调节,故运动量可大可小,可自行掌握,既方便叉灵活。
八段锦的练功方法应以内功为主,是内外相合的定步动功。因此练习八段锦除注意外形动作以外,还要配合意守、呼吸及以意领气和动作的得气感。
八段锦的口诀
八段锦的口诀如下:
1、八段锦口诀。
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攒拳怒目增力气,两手攀足固肾腰,背后七颠百病消。
2、清除疲劳。
八段锦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从动作上看是四肢和躯干的伸展运动,和伸懒腰很相似,可以加强四肢和躯干的伸展活动,影响胸腹腔血流的再分配,有利于肺部的扩张,使呼吸加深,吸进更多的氧气,对消除疲劳有一定的作用。
3、矫正肩背。
八段锦的“两手托天理三焦” 动作是全身的伸展活动,又伴随深呼吸,可以调理内脏各部,对腰背肌肉骨骼有良好作用,有助于矫正肩内收和圆背等不良姿势。所以经常伏案学习和工作的年轻人也可以练一练八段锦。
4、加强身体血液循环。
八段锦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这一动作的重点在胸部,用中医术语来说就是重点在上焦。这节动作影响所及,包括两手、两臂和胸腔内的心肺,通过扩胸伸臂可以增强胸肋部和肩臂部肌肉,加强身体血液循环,有助于进一步纠正姿势不正确所造成的病态。
八段锦:
八段锦是一种中国古代气功**,形成于宋代,最早出现在南宋洪迈的《夷坚乙志》中。由八种肢体动作组成,内容包括肢体运动和气息调理。八段锦有两层含义,一是表示这是一种集锦多种练习方法的**;二是源自一种名为“八段锦”的织锦,表示练习时动作连绵。
八段锦是在中国古老的导引术中流传最广,对导引术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有坐八段锦、立八段锦之分,北八段锦与南八段锦,文八段锦与武八段锦,少林八段锦与太极八段锦之别。
1982年6月28日,中国卫生部、教育部和当时的国家体育委员会发出通知,把八段锦等中国传统健身法作为在医学类大学中推广的“保健体育课”的内容之一。2003年,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把重新编排后的八段锦等健身法作为“健身气功”的内容向全国推广。
八段锦国家体育总局口令版是什么
1、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
口诀: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还原,式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周旋,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
2、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口诀: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交叉左胸前,左推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势随腰转换右式,双手交叉右胸前,右推左拉眼观指,双手收回式还原。
3、第三式:调理脾胃单臂举
口诀:双手重叠掌朝天,右上左下臂捧圆,右掌旋臂托天去,左掌翻转至脾关,双掌均沿胃经走,换臂托按一循环,呼尽吸足勿用力,收式双掌回丹田。
4、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
口诀:双掌捧抱似托盘,翻掌封按臂内旋,头应随手向左转,引气向下至涌泉,呼气尽时平松静,双臂收回掌朝天,继续运转成右式,收式提气回丹田。
5、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口诀:马步扑步可自选,双掌扶于膝上边,头随呼气宜向左,双目却看右足尖,吸气还原接右式,摇头斜看左足尖,如此往返随气练,气不可浮意要专。
6、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
口诀:两足横开一步宽,两手平扶小腹前,平分左右向后转,吸气藏腰撑腰间,式随气走定深浅,呼气弯腰盘足圆,手势引导勿用力,松腰收腹守涌泉。
7、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
口诀:马步下蹲眼睁圆,双拳束抱在胸前,拳引内气随腰转,前打后拉两臂旋,吸气收回呼气放,左右轮换眼看拳,两拳收回胸前抱,收脚按掌式还原。
8、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
口诀:两腿并立撇足尖,足尖用力足跟悬,呼气上顶手下按,落足呼气一周天,如此反复共七遍,全身气走回丹田,全身放松做颠抖,自然呼吸态怡然。
更多文章:

虎扑网新闻留言怎么顶亮?虎扑的魅力在哪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大学生喜欢虎扑
2024年7月18日 23:55

阿扎尔沦为皇马“不良资产”:受伤11次,谁把他变成玻璃人?阿扎尔在皇马为什么不进球
2024年7月13日 10:57

安贤洙执教中国队(因妻子犯错,前中国速滑队教练安贤洙道歉,他和妻子的损失有多严重)
2024年7月16日 04:12

亚泰引援最新消息2022(深圳和金特罗正式签约 新赛季将继续引援补强)
2024年9月6日 12:50

高度宠溺什么时候在一起?无限宠溺爱人,可只要被骗一次,信任就会完全崩塌的星座有哪些
2024年9月25日 11:40

请问《官道之色 戒》中的陈雪滢和主角最后在一起了吗在第几章?古代圣人为什么戒色
2025年3月17日 15:12

实况中超兑换码(求实况足球2010真正中超联赛+德甲联赛补丁整合版 +中文解说+最新转会补丁)
2024年4月8日 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