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立特里亚为什么独立(分别支持南北苏丹的国家)
本文目录
- 分别支持南北苏丹的国家
- 埃塞俄比亚与厄立特里亚的战争是怎么回事
- 厄立特里亚的政治
- 埃厄边境战争
- 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的关系如何
- 埃塞俄比亚为何要与厄立特里亚分裂
- 厄立特里亚是哪个国家
- 埃塞俄比亚人口过亿为什么没有自己的出海口
分别支持南北苏丹的国家
你的问题应该分两个大的部分,1、分别支持南北苏丹的国家;2、埃塞俄比亚、厄利特里亚、吉布提 对南北苏丹的态度。 我先回答1,世界上分别支持南北苏丹的国家中,最大的当属美国和拆哪,个中原因包括人权啊、石油啊、金元外交啊以及非洲经济势力范围扩张等等。 问题2,首先,南苏丹的分离是一个“危险的先例”,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助长非洲的分裂主义倾向。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非洲大陆的局部军事冲突也将愈演愈烈。 我们需要搞清楚的是,南苏丹和厄立特里亚在殖民地时期之前一直都归属于埃塞俄比亚,由于政治和地缘因素,埃塞和苏丹分别独立后,南苏丹被划给了苏丹管理。厄立特里亚于1993年从埃塞独立出来,成为一个主权国家,至今为止两国仍不断发生边境军事冲突。吉布提在殖民地时期之前则直接或间接地属于索马里地区的一部分。 北苏丹信仰伊斯兰教,吉布提信仰伊斯兰教,埃塞信仰正教和伊斯兰教,厄立特里亚信仰**教和伊斯兰教,南苏丹信仰原始宗教和**教,综上所诉,可见埃塞俄比亚、厄利特里亚、吉布提三国对南北苏丹的态度: 埃塞:心态是我得不到你也得不到。支持南苏丹独立,却由于地缘、政治、宗教、甚至难民等因素,一直从中调停,避免冲突升级祸及自身。 厄立特里亚:心态是独立自由万岁。支持南苏丹独立,却由于与北苏丹地缘更近一些,信仰更同质一些,从而趋向和平解决南北苏丹遗留问题。 吉布提:心态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你们打你们的关我卵事,况且从地缘上来看,吉布提也是天高皇帝远。但是从非洲之角的**团结、非洲大陆的和平稳定、世界文明的进步,人类社会的大同等方面来说,还是得积极斡旋和调解南北苏丹之间的矛盾,但毕竟是小国,又怕做的太过被人骂,被人杵。例如1998年,厄立特里亚就曾经强烈指责吉布提在埃厄冲突中偏袒埃塞,遂与吉断交。
埃塞俄比亚与厄立特里亚的战争是怎么回事
厄立特里亚源于希腊语Erythrea Mare,意为“红色的海”。历史上,厄立特里亚自16世纪起被奥斯曼帝国长期统治;19世纪中叶埃及人占领了这一地区;1889年,意大利在西方列强对非洲的瓜分中获得对包括阿斯马拉在内以及沿海和一部分高原地区的统治权,并于次年将其占领区正式命名厄立特里亚。1941年,英军占领了厄立特里亚并经联合国授权托管,直至1950年与埃塞俄比亚结成联邦。1962年,埃皇塞拉西强行把厄立特里亚划为第14个省。经过30年艰苦卓绝的独立战争,厄立特里亚人终于在1993年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埃塞俄比亚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TPLF)与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EPLF)(即现在执政的厄人阵党)当年曾并肩战斗,推翻了埃塞俄比亚门格斯图政权。厄立特里亚的独立因此得到了埃塞俄比亚的首肯。“亲兄弟”分了家,却忽略了“明算帐”两国继续沿用意大利殖民时期模糊不清的边界。埃塞俄比亚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内陆国,要假道厄立特里亚的阿萨布港出海。港口虽名为“免费”使用,实际双方在港务结算上龃龉不绝。同时,独立后的厄立特里亚继续使用埃塞俄比亚的货币比尔,两国也为此纠纷不断,厄特(厄里特里亚的简称)遂于1986年启用本国货币纳克法。经济利益的激烈矛盾使两国最终反目成为必然。1998年5月,两国终于在西部边界一个叫巴德梅的地方兵戎相见。埃厄边境战争 埃塞军人与厄特官员发生磨擦,5名厄特人被打死。厄特遂出动军队,歼灭了那支埃塞军队,并占领了巴德梅。厄立特里亚年轻的领导人没有料到,这起通过国际社会调解本可能避免的小规模冲突竟演变成无尽的灾难。人口及综合国力强于对手10余倍的埃塞声称要彻底教训“侵略者”,并把所有“被占领土”夺回来。埃塞依靠兵源优势,采取拉长战线的战略,将战火在双方1000多公里的边界蔓延开来。区区200多万人口的厄特对付6000多万人口的埃塞,压力可想而知。冲突爆发前,厄特军队共有4万多人。埃塞的全线进攻迫使厄特实行全民皆兵政策,迅速组建了30万军队,年满18岁至50岁的男人均要服兵役。这意味着厄特全国一半的青壮男人要到前线。即便如此,其军队数目仍远远劣于敌方。 本次埃厄冲突异常激烈,伤亡惨重。自1998年5月两国由于经济纠纷和领土争端等因素爆发冲突以来,双方1000公里长的边界线就再也没消停过。过去两年中,联合国、非洲统一组织及有关国家曾多次从中调停,但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埃厄两国再度发生边境武装冲突。据国际军事专家的估计,双方在冲突爆发之初的兵力加在一起不过十五六万,但为了“打大仗、打苦战、打持久战”,两年来,两国不断向边界地区增派兵力、屯积辎重和其它战略物资,以至在本次战事爆发前,双方积聚在边界的总兵力已超过55万人。双方都购买了大量的现代化武器装备,其中包括喷气式战斗机、主战坦克、各型导弹、重炮和火箭发射器等。参战人员多、武器威力大,就注定了战争造成的伤亡会十分惨重。5月15日,即战事开始后的第三天,双方均公布了对方的伤亡数字。厄方说,已打死、打伤、俘虏埃军25200人;埃方说,埃军占据了上风,厄军有2万人要么毙命,要么受伤。虽然双方都可能夸大其辞,但人们还是能够很清晰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性。接下来,双方都没再公布具体的伤亡数字,但埃方在攻占西线的战略重镇巴伦图后称,厄军已如丧家之犬,死伤惨重、溃不成军;而厄方则称,埃军的人海战术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巴伦图变成了埃军的“坟场”。据目击者和一些战俘的叙述,争夺中线扎拉姆贝萨的战斗尤为激烈。扎拉姆贝萨坐落在高山之上,扼通往厄首都阿斯马拉的要冲,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确保该镇万无一失,厄军增派了大量兵力和装备,同时挖掘了战壕,修筑了工事。埃军10多万人在夺取西线的巴伦图后迅速东进,与中线部队合二为一,对扎拉姆贝萨发起猛烈的“海浪攻势”。目击者说,厄军凭借地形优势对埃军予以猛烈还击,多次击退埃军进攻,在山下,一惯采用“人海战术”的埃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但是厄军的处境也很糟糕。埃军动用战斗机、重炮、坦克等向厄军阵地实施昼夜轮番轰炸,有人形容说,扎拉姆贝萨所在的山头被整个削平了一层。夺取扎拉姆贝萨使埃塞奠定了胜局,但埃军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乘胜追击,继续攻城拔寨。在5月24日攻占扎拉姆贝萨的当天,埃军又占领了厄立特里亚城镇瑟纳费;5月26日和27日,受战场形势鼓舞的埃军一鼓作气,成功拿下了另一座边境城镇阿迪克伊赫,这使得埃军先头部队已深入厄境内50公里。失去天然屏障的阿斯马拉形势告急!好在埃军无意进攻阿斯马拉,因为埃塞政府曾多次发表声明称,阿斯马拉从来就未被列作埃军的进攻目标,埃军的战术就是以战促和,削弱厄军的有生力量,使其失去再次发动侵略战争的能力。埃塞军队的强大攻势迫使惊慌失措的厄立特里亚居民举家逃亡。据联合国难民署和儿童基金会提供的数字,两周多时间以来,已有至少50万厄立特里亚人流离失所,沦为难民和无家可归者,数万人越过厄北部边境,进入苏丹南部。目前那里的救援形势十分严峻。 由于埃塞俄比亚已经收复了所有被厄立特里亚占领的领土,埃塞俄比亚从即日起停止同厄立特里亚的战争,并准备把部队撤到1998年5月6日前的埃塞俄比亚控制区。梅莱斯同时要求国际社会保证厄立特里亚方面不再对埃塞俄比亚构成军事威胁。他说,在埃塞俄比亚得到国际社会的保证之前,仍在厄立特里亚境内的埃塞军队将原地待命。此前,势微力弱的厄立特里亚终于不敌“瘦死骆驼比马大”的埃塞俄比亚,被迫从两国有争议的边界地区撤军,并宣布接受非洲统一组织的邀请,参加在阿尔及尔举行的旨在解决两国边界争端的间接会谈。边界争端将位于非洲之角的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两国拖入战争,长达两年的****导致7万多人丧生,上百万人流离失所。 1999年1月,联合国安理会支持非洲统一组织(OAU)提出的让厄立特里亚撤兵的提案,呼吁两国的和平。3月,厄立特里亚接受了OAU提出的调停方案及联合国安理会的通告,停止了武力争斗开始进行交涉。然而,就在2000年5月,厄立特里亚军队再次开战,联合国安理会决定禁止对两国进行武器贩卖,要求马上停战、重新进行交涉。12月,两国签署全面和平协议,沿国境线设置了25公里的缓冲区,联合国调查团(UNMEE)定期在两国边境巡查,两国走上了稳定和发展的道路。[
厄立特里亚的政治
厄立特里亚实行总统共和制。独立后注重政权建设,加紧经济重建,政局保持基本稳定。政府先后于1994年和1997年进行两次内阁改组。1997年厄制宪议会通过了新宪法。1998年2月19日,厄人阵党执行委员会举行第九次会议,讨论了人阵党中央委员会提交的关于厄政治、经济形势报告和工作报告。5月,与埃塞俄比亚爆发边界冲突,两国严重军事对峙。此后,政府集中力量处理冲突问题。6月,国民议会召开第十一次会议,讨论厄埃冲突及厄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会议认为厄埃危机的主要原因是埃塞侵犯厄主权、破坏国际公认的边界及其对厄领土的公然入侵。重申危机只能通过和平的、法律的方式来解决;要求勘定边界、通过仲裁解决纠纷、边界地区非军事化、无条件停止敌对行为、开始直接对话。谴责埃塞政府侵犯厄人人权。1998年~2000年,厄与埃塞俄比亚发生边界战争。2000年两国签署和平协议。2001年上半年,厄公布“选举法”和“政党组织法”草案,拟于当年底举行大选,逐步实行多党制。但随后党内发生严重政治分歧,选举无限期推迟。2002年,厄颁布《选举法》,明确提出“多党制不符合厄现状”。伊萨亚斯总统将巩固政权、维护国家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地方党政军力量,严控境内外反对派,同时采取利民措施,保持了政局的基本稳定。 1993年实有兵力9.5万人,独立后分阶段裁减50%~60%。1994年开始实行国民服务计划,18~40岁的公民均须参加18个月以上军训或后备役服务。1997年整编保留4万正规军。1998年~2000年厄埃边界战争期间,政府大量扩军,曾达30万人。停火后,政府宣布复员20万军人。陆军装甲部队有约150辆T-55坦克、10余辆BTR-60装甲车和数目不清的BMP-1战车,陆军炮兵部队有大约八十辆各式火箭炮、自行火炮,防空部队装备了二十余辆自行防空炮和大约五十余套“9K38 Igla”防空系统。厄陆军士兵主要装备的是以AKM为主的苏式**。空军有16架苏27战机、18架米格29战机、6架米格21战机、10余架运输机、12架MB339攻击教练机和30余架直升机,海军有5艘护卫舰及近20艘巡逻艇。厄立特里亚年度国防开支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20%。厄军士兵占全国劳动力11%强,广泛参与农业生产、修路筑桥等经济建设活动。
埃厄边境战争
埃厄边境战争
埃厄边境战争于1998年5月爆发,绵延经年。这是一场两个世界上最贫穷国家之间的战争,被驻厄首都阿斯马拉外交官和记者归纳为“二次大战的装备,一次大战的战术,拿破仑时代的战地救护。”
厄立特里亚源于希腊语Erythrea Mare,意为“红色的海”。历史上,厄立特里亚与埃塞俄比亚最初同为阿克苏姆帝国的领地,自16世纪起被奥斯曼帝国长期统治;19世纪中叶埃及人占领了这一地区;1889年,意大利在西方列强对非洲的瓜分中获得对包括阿斯马拉在内以及沿海和一部分高原地区的统治权,并于次年将其占领区正式命名厄立特里亚。
1941年,英军占领了厄立特里亚并经联合国授权托管,直至1950年与埃塞俄比亚结成联邦。1962年,埃皇塞拉西强行把厄立特里亚划为第14个省。经过30年艰苦卓绝的独立战争,厄立特里亚人终于在1993年建立了自己的国家。
埃塞俄比亚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TPLF)与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EPLF)(即现在执政的厄人阵党)当年曾并肩战斗,推翻了埃塞俄比亚门格斯图政权。厄立特里亚的独立因此得到了埃塞俄比亚的首肯。“亲兄弟”分了家,却忽略了“明算帐”两国继续沿用意大利殖民时期模糊不清的边界。
埃塞俄比亚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内陆国,要假道厄立特里亚的阿萨布港出海。港口虽名为“免费”使用,实际双方在港务结算上龃龉不绝。
同时,独立后的厄立特里亚继续使用埃塞俄比亚的货币比尔,两国也为此纠纷不断,厄特(厄里特里亚的简称)遂于1986年启用本国货币纳克法。经济利益的激烈矛盾使两国最终反目成为必然。1998年5月,两国终于在西部边界一个叫巴德梅的地方兵戎相见。
经过
埃塞军人与厄特官员发生磨擦,5名厄特人被打死。厄特遂出动军队,歼灭了那支埃塞军队,并占领了巴德梅。厄立特里亚年轻的领导人没有料到,这起通过国际社会调解本可能避免的小规模冲突竟演变成无尽的灾难。人口及综合国力强于对手10余倍的埃塞声称要彻底教训“侵略者”,并把所有“被占领土”夺回来。
埃塞依靠兵源优势,采取拉长战线的战略,将战火在双方1000多公里的边界蔓延开来。区区200多万人口的厄特对付6000多万人口的埃塞,压力可想而知。冲突爆发前,厄特军队共有4万多人。
埃塞的全线进攻迫使厄特实行全民皆兵政策,迅速组建了30万军队,年满18岁至50岁的男人均要服兵役。这意味着厄特全国一半的青壮男人要到前线。即便如此,其军队数目仍远远劣于敌方。
结局
由于埃塞俄比亚已经收复了所有被厄立特里亚占领的领土,埃塞俄比亚从即日起停止同厄立特里亚的战争,并准备把部队撤到1998年5月6日前的埃塞俄比亚控制区。梅莱斯同时要求国际社会保证厄立特里亚方面不再对埃塞俄比亚构成军事威胁。他说,在埃塞俄比亚得到国际社会的保证之前,仍在厄立特里亚境内的埃塞军队将原地待命。
此前,势微力弱的厄立特里亚终于不敌“瘦死骆驼比马大”的埃塞俄比亚,被迫从两国有争议的边界地区撤军,并宣布接受非洲统一组织的邀请,参加在阿尔及尔举行的旨在解决两国边界争端的间接会谈。边界争端将位于非洲之角的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两国拖入战争,长达两年的****导致7万多人丧生,上百万人流离失所。
1999年1月,联合国安理会支持非洲统一组织(OAU)提出的让厄立特里亚撤兵的提案,呼吁两国的和平。3月,厄立特里亚接受了OAU提出的调停方案及联合国安理会的通告,停止了武力争斗开始进行交涉。
然而,就在2000年5月,厄立特里亚军队再次开战,联合国安理会决定禁止对两国进行武器贩卖,要求马上停战、重新进行交涉。12月,两国签署全面和平协议,沿国境线设置了25公里的缓冲区,联合国调查团(UNMEE)定期在两国边境巡查,两国走上了稳定和发展的道路。
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的关系如何
2018年9月16日,厄立特里亚与埃塞俄比亚在沙特签署和平协议,结束了双方持续数十年的冲突。
1993年,厄立特里亚从埃塞俄比亚独立。1998年至2000年,双方因边界争端爆发武装冲突,导致数万人死亡。后来两国签署和平协议,但紧张关系并未解除,双方关系一直处于冰点。这次签署协议标志着两个非洲之角国家之间漫长的对峙结束,也对红海国际航行具有积极意义。
1962 年,埃塞皇帝海尔.塞拉希宣布吞并了厄立特里亚,因为埃塞俄比亚不希望失去其在红海的所有港口。这一行动直接促使厄立特里亚解放阵线成立,开始爆发反对埃塞俄比亚在厄立特里亚统治的小规模的叛乱。
1970 年,厄立特里亚人在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的领导下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的起义,埃塞俄比亚政府宣布在厄立特里亚实行紧急状态,并大规模增加了在当地的驻军数量。
由于皇帝的贪婪和野蛮,在厄立特里亚投入太多,造成本国压力过大,造成埃塞国内局势动荡。1974 年 9 月 12 日,一群年青的埃塞俄比亚军官发动政变,皇帝和他的重要幕僚被逮捕并于一年后被处决。但是,新的统治者为了权利开始互相攻击,直到 1977 年米拉姆上校取得胜利才告一段落。
1975 年,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在埃塞俄比亚蒂格雷省展开军事行动,造成了混乱的局面,结果导致了埃塞内战爆发。
在 1975 年 9 月 13 日,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袭击了美军基地,杀死了 9 名美国人和埃塞俄比亚士兵。这次袭击事件激怒了埃塞俄比亚政府,他们开始跟厄立特里亚进行“全面战争”。
但是,事与愿违,在一年的时间里,埃塞俄比亚军队节节败退。埃塞俄比亚政府不得不一再向美国提出援助的要求,但是卡特总统拒绝了,还指责军政府践踏人权。
后来,即使埃塞得到苏联支援,也没有彻底击败厄立特里亚。苏联解体后,失去了外援,埃塞对厄立特里亚的战争,就没法再打下去了。到了九十年代初,厄立特里亚大部分地盘都被厄立特里亚人控制。埃塞只能坐视厄立特里亚脱离,从此丧失了所有海岸线。
埃塞俄比亚为何要与厄立特里亚分裂
我国人民对东非国家埃塞俄比亚并不陌生。埃塞俄比亚在非洲国际舞台上的“出镜率”相对较高。首先,我国和埃塞俄比亚之间的关系是众所周知的。其次,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是非洲联盟的总部,但是埃塞尔比亚跟厄立特里亚分裂其实是因为红海的出海口所有权。
埃塞俄比亚英国出面调停,希望将厄立特里亚的一半割让给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愿意交换其他领土。英国确实提出了一项建议,但被联合国直接拒绝,厄立特里亚自然拒绝了。美国提议:厄立特里亚融入整个埃塞俄比亚。这样,埃塞俄比亚将有1200公里的海岸线然而,厄立特里亚不是埃塞俄比亚的一个省,而是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自治单位,相当于俄罗斯和乌克兰在苏联的盟友。然而,这是厄立特里亚可以让步的限度,埃塞俄比亚不得不同意。
埃塞俄比亚认为自己比厄立特里亚强大,决定“不喝水就坚持到底”著名的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不断镇压厄立特里亚,废除厄立特里亚国旗,迫使厄立特里亚放弃母语,学习埃塞俄比亚语言。1962年11月,埃塞俄比亚宣布厄立特里亚为埃塞俄比亚的省份,所有自治权被废除。
这个消息引起了厄立特里亚人的愤怒。从那时起,厄立特里亚人开始反抗埃塞俄比亚的统治。这十几年是30年。即使在1974年海尔·塞拉西的统治结束时,即使埃塞俄比亚得到苏联的支持,厄立特里亚的目标仍然没有改变。苏联的解体使埃塞俄比亚再也无法支持了。埃塞俄比亚对厄立特里亚的战争不能再打了。此外,在1990年代初,厄立特里亚的大部分领土被厄立特里亚人控制。埃塞俄比亚不得不辞职,并于1993年5月24日目睹厄立特里亚脱离埃塞俄比亚。
厄立特里亚是哪个国家
厄立特里亚是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厄立特里亚国。
厄立特里亚是一个位于东非“非洲之角”地区的一个独立国家,国家面积相对较小,约为11.76万平方公里。有一条沿着红海的漫长海岸线,绵延1000多公里。该国主要由干旱或半干旱的低地组成,中部和南部为高原,最高点是索伊拉山,其海拔为3018米。
厄立特里亚人一般有高颧骨和宽鼻子的面部特征,是典型的非洲人外观。但由于历史原因,其具有欧洲人的面部特征,如更直的鼻子和更薄的嘴唇。该国最大的民族是提格里尼亚族,其余重要的族裔群体包括提格雷族、萨霍族、比伦族和库纳马族。
厄立特里亚美食:
1、炖牛肉:这是一道很受欢迎的常见的菜品,在节庆或者重要场合时必点。将切好块状的牛肉与洋葱、西红柿辣椒等香料放进锅中慢慢炖制至软嫩。
2、比尔卡:比尔卡是厄立特里亚最为流行并且标志性强烈之一种面饼。其通常用高粱粉做成,并在表皮上形成吸水孔以便蘸取别的食物。配料可以包括豆沙、青菜等任何东西,自己喜欢吃什么都能尝试搭配。
3、香辣羊排:如果比较喜爱辣味,那么就不能错过这道佳肴。将排腌制后再烤制,然后配以辣椒酱和莫斯特一种米面食品。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厄立特里亚
埃塞俄比亚人口过亿为什么没有自己的出海口
埃塞俄比亚本来是有自己的出海口的,不过因为厄立特里亚的独立,埃塞俄比亚失去了自己对海岸线的掌控,由于无力进攻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至今都没有把厄立特里亚重新收复。
在早期的时候,厄立特里亚和埃塞俄比亚之间其实是一个集合体,不过当时的厄立特里亚要求埃塞俄比亚给自己高度的自治权。由于拥有高度的自治权,厄立特里亚的人民一直以来都认为自己是区别于埃塞俄比亚之外的国家,当宣布独立的时候,厄立特里亚毫不留情地将所有海岸线都给收走了。
在十九世纪的时候,埃塞一直都在想机会吞并厄立特里亚,但意大利人抢在了埃塞之前殖民了厄立特里亚,在意大利人看来,厄立特里亚就是他们进攻埃塞的前站。在意大利人占领了厄立特里亚不久,英国人也看中了厄立特里亚这块土地,厄立特里亚的当地民众在英国的帮助下成功地打退了意大利。不过二战后的英国元气大伤,英国无力管辖厄立特里亚,英国便将厄立特里亚的归属问题上报到联合国。
在美国的支持下,厄立特里亚最终以一个独立的个体加入到了埃塞,不过当时的埃塞皇帝一心想要统治厄立特里亚,埃塞和厄立特里亚之间发生了一场长达三十年的战争,后期由于苏联解体,得不到苏联支持的埃塞再也无力攻打厄立特里亚,厄立特里亚从1993年就开始了宣布独立,由于厄立特里亚的领土完全背靠海岸线,独立之后的厄立特里亚就没给埃塞留下任何一块拥有海岸线的土地。
更多文章:

比利时vs法国在线直播(今晚CCTV-5会转播什么足球比赛!!)
2024年7月22日 14:20

德国对阵葡萄牙比分预测:明天凌晨欧洲杯,荷兰打丹麦,德国打葡萄牙,大神们预测下比分啊…
2023年11月5日 10:16

f1一个轮胎大概多少钱(有谁知道F1方程式赛车的轮胎大概要多少钱啊)
2025年3月25日 12:06

《炉石传说》英雄之书玛法里奥通关攻略?炉石传说污染者玛法里奥怎么获得
2025年3月28日 04:48

维密超模利马(维密天使当年在游艇上,为什么只有阿德里亚娜·利马不穿外套)
2024年8月29日 12:31

美国伊朗最新消息战争伤亡:两伊战争成二战后最惨烈战争:双方死亡近百万
2024年7月23日 07:02

2022年不生几月虎(2022年虎年不宜生子的属相,2022年不生几月虎)
2024年1月31日 15:20

宋妍霏的爸爸是外国人嘛她的家世情况介绍?宋妍霏演戏没红,却靠父亲出圈,这是为何
2024年7月24日 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