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鱼的特点?章鱼有什么特点
本文目录
章鱼的特点
章鱼具有如下特点:
1、章鱼是软体动物,没有骨骼。
2、章鱼是头足纲动物,呈短卵圆形,囊状,无鳍。头与躯体分界不明显共有8条腕足,长在头部,保持着超乎寻常的平衡。
3、章鱼皮肤含具有高度发达的含色素的细胞,能极迅速地改变体色。章鱼的体色可以可以作为保护色,据说还可以反映章鱼的情绪。
4、章鱼是一种肉食性生物,以瓣鳃类和甲壳类(虾、蟹等)为食物的陆地软体动物,一友培些种类以浮游生物为食。
5、章鱼的手腕上有240个吸盘,每条腕均有两排肉质的吸盘。这些吸盘可以在水下自由地游动,用来抓取猎物。平时用腕爬行,有时借腕间膜伸缩来游泳,能有力地握持他物,用头下部的漏斗喷水作快速退游。
6、章鱼依靠把水吸入外套膜,通过短漏斗状的体管把水排出体外来呼吸。章鱼受惊时会从体管喷出水流,靠水力喷射迅速向反方向移动,借此躲避危险。
7、最熟知的章鱼是普通章鱼,体型中等,广泛分布於世界各地热带及温扰返带海域,栖于多岩石海底的洞*或缝隙中,喜隐匿不好李唯出。该种被认为是无脊椎动物中智力最高者。
章鱼有什么特点
章鱼和人们熟悉的墨鱼一样,并不是鱼类,它们都属于软体动物。章鱼与众不同的是,它有八只像带子一样长的脚,弯弯曲曲地漂浮在水中,渔民们又把章鱼称为“八带鱼”。
提起章鱼,它可是海洋里的“一霸”。章鱼力大无比,残忍好斗,足智多谋,不少海洋动物都怕它。章鱼是一种敏感动物,它的神经系统是无脊椎动物中最复杂,最高级的,包括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两部分,而且在脑神经节上又分出听觉,嗅觉和视觉神经。它的感觉器官中最发达的是眼,眼不但很大,而且睁得圆鼓鼓的,一动也不动,像猫头鹰似的。眼睛的构造又很复杂,前面有角膜,周围有巩膜,还有一个能与脊椎动物相媲美的发达的晶状体。此外,在眼睛的后面皮肤里有个小窝,这人不同寻常的小窝,是专管嗅觉用的。
章鱼之所以能在大海里横行霸道,是与它有着特殊的自卫和进攻的“法宝”分不开的。首先,章鱼有八条感觉灵敏的触腕,每条触腕上约有300多个吸盘,每个吸盘的拉力为100克。想想看,无论谁被它的触腕缠住,都是难以脱身的。有趣的是,章鱼的触腕和人的手一样,有着高度的灵敏性,用以探察外界的动向。每当章鱼休息的时候,总有一二条触腕在值班,值班的触腕在不停地向着四周移动着,高度警惕着有无“敌情”;如果外界真的有什么东西移动地触动了它的触腕,它就会立刻跳进来,同时把浓黑的墨汁喷射出来,以掩藏自己,趁此机会观察周围情况,准备战或撤退。章鱼可以连续六次往外喷射墨汁,过半小时后,又能积累很多的墨汁。
其次,章鱼有十分惊人的变色能力,它可以随时变换自己皮肤的额色,使之和周围的环境协调一致。有人看到即使把章鱼打伤了,它仍然有变色能力,美国科学家鲍恩把一条章鱼放在报纸上解剖,令人惊讶的是即将死去的章鱼在它身上竟然出现了黑色字行和白色空行的黑白条纹。当时鲍恩惊呆了。有人问:章鱼怎么会有这种魔术般的变色本领呢?原来在它的皮肤下面隐藏着许多色素细胞,里面装有不同颜色的液体,在每个色素细胞里还有几个扩张器,可以使色素细胞扩大或缩小。章鱼在恐慌、激动,兴奋等情绪变化时,皮肤都会改变颜色。控制章鱼体色变换的指挥系统是它的眼睛和脑髓,如果某一侧眼睛和脑髓出了毛病,这一侧就固定为一种不变的颜色了,而另一侧仍可以变色。
再有就是章鱼的再生能力很强。每当章鱼遇到敌害时,有时它的触腕被对方牢牢地抓住了,这时候它就会自动抛掉触腕,自己往后退一步,让断触腕的蠕动来迷惑敌害,趁机赶快溜走。每当触腕断后,伤口处的血管就会极力地收缩,使伤口迅速愈合,所以伤口是不会流血的,第二天就能长好,不久长出新的触腕。
最后一点,章鱼有高超的脱身技能。由于章鱼能将水存在套膜腔中,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生活,因此它离开了海水也照样能活上几天。
章鱼喜欢钻进动物的空壳里居住。每当它找到了牡蛎以后,就在一旁耐心地等待,在牡蛎开口的一刹那,章鱼就赶快把石头扔进去,使牡蛎的两扇贝壳无法关上,然后章鱼把牡蛎的肉吃掉,自己钻进壳里安家。就这一点足以说明章鱼不是愚笨之辈。其实章鱼的智能远不止于此,它还会利用触腕巧妙地移动石头,这对于章鱼来说,石头既是它们的建筑材料,又是防御外来敌害攻击的“盾”。一旦自己无处藏身时,章鱼就会自力更生地建造住宅,它们会把石头,贝壳和蟹甲堆砌成火山喷口似的巢窝,以便隐居其中。章鱼在出击时,常常求助于石头。有时它将一块大石头作为挡箭牌,置于自己面前,一有风吹草动,就把石盾推向敌害来袭的一侧,同时利用漏斗向敌害喷射墨汁。当它要退却时,又会用这石盾断后。
章鱼又是出色的“建筑家”。说来也怪,它每次建造房屋都是在半夜三更时分进行,午夜之前,一点动静也听不到,午夜一过,它们就好像接到了命令似地,八只触手一刻不停地搜集各种石块,有时章鱼可以运走比自己重5倍、10倍,甚至20倍的大石头,在有章鱼喜欢栖息的地方,常有“章鱼城”出现,这些由石头筑成的“章鱼之家”鳞次栉比,颇为壮观。
章鱼好斗成性,它也有点软欺硬怕,碰到此自己厉害的对手,它就施展“丢卒保车”的战术,如果碰到不及自己的对手,它必然把对方打败为止。别看章鱼对待“敌人”凶狠残忍,对待自己的子女却百般地抚爱,体贴入微,甚至累死也心甘情愿。
每当繁殖季节,雌章鱼就产下一串串晶莹饱满的犹如葡萄似的卵,从此它就寸步不离地守护着自己心爱的宝贝,而且还经常用触手翻动抚摸它的亮晶晶的卵,并从漏斗中喷出水挨个冲洗。直等到小章鱼从卵壳里孵化出来,这位“慈母”还不放心,惟恐自己心爱的孩子被其他海洋动物欺侮,仍然不愿离去,以至最后变得十分憔悴,也有的因过度劳累而死去。
章鱼凶狠残忍,诡计多端,下海的人遇到它是十分危险的,但是人们还是有办法对付它,只要迅速切断章鱼的双眼之间稍高处的神经,就可以摆脱险境了。章鱼的肉鲜嫩可口。渔民们就根据章鱼喜欢钻入贝壳的习惯,常常在贝壳上钻个洞,用绳串在一起沉到海底,待章鱼钻进去安了家,再往上拉起来,这样便可以不费多大力气捕到一些章鱼了。
章鱼有什么特征
章鱼的种类共有26属252余种海洋软体动物,它们的大小相差极大。章鱼体呈短卵圆形,囊状,无鳍;头与躯体分界不明显,章鱼的头胴部约7-9.5厘米,头上有大的复眼及8条可收缩的腕。每条腕均有两排肉质的吸盘,短蛸的腕长约12厘米,长蛸的腕长约48.5厘米,真蛸的腕长约32.5厘米。
平时用腕爬行,有时借腕间膜伸缩来游泳,能有力地握持他物,用头下部的漏斗喷水作快速退游。腕的基部与称为裙的蹼状组织相连,其中心部有口。口有一对尖锐的角质腭及锉状的齿舌,用以钻破贝壳,刮食其肉。
扩展资料:
章鱼将水吸入外套膜,呼吸后将水通过短漏斗状的体管排出体外。大部分章鱼用吸盘沿海底爬行,但受惊时会从体管喷出水流,喷射的水力强劲,从而迅速向反方向移动。遇到危险时会喷出墨汁似的物质,作为烟幕。有些种类产生的物质可麻痹进攻者的感觉器官。
为了避开“猎食者”的捕杀,章鱼除了运用人们熟知的拟态伪装术、舍“腕”保身术外,美国科学家还在印度洋海域发现会用两足“走路”逃生的“高智商”章鱼。
章鱼的生活习性、生活条件
1、章鱼生活条件:
章鱼为温带性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下,适应水温不能低于7℃,海水比重1.021最为适宜,低盐度的环境会死亡。海区的底质最好为砂砾地带,水温在12℃以上周年能产卵。
2、章鱼生活习性:
食物
肉食性,以瓣鳃类和甲壳类(虾、蟹等)为食,有些种类食浮游生物。
行为
章鱼将水吸入外套膜,呼吸后将水通过短漏斗状的体管排出体外。大部分章鱼用吸盘沿海底爬行,但受惊时会从体管喷出水流,喷射的水力强劲,从而迅速向反方向移动。遇到危险时会喷出墨汁似的物质,作为烟幕。
嗜好
章鱼对各种器皿嗜好成癫,渴望藏身于空心的器皿之中。章鱼不只爱钻瓶罐,凡是容器,它都爱钻进去栖身。
拟态
章鱼表面分布着一种细胞,名为色素细胞(chromatophores)。每个色素细胞包含四种天然色素中的一种:黄色素、红色素、棕色素或黑色素。章鱼可以通过一次只收缩一种色素细胞来变换自身的颜色。
思维
多年从事章鱼研究的专家吉姆·科斯格罗夫指出,章鱼具有“概念思维”,能够独自解决复杂的问题,正是此种能力使其具有用两足行走的本领。
3、章鱼养殖:
章鱼可采用网箱养殖(3.94mX1.82mX0.9m,网目比鱼种个体小,需加网盖防止章鱼逃逸。章鱼多在波浪安静的港湾内养殖,适宜的水温为 15一23℃,一般情况下,多在春一夏季(6、7月)和秋季(l0-12月)养殖。
种苗:由笼捕的章鱼苗最适用,而从底曳网捕获的亦可以用。放苗量依据水温和流水情况有所区别。使用大型网箱每l立方米放养苗种36-42kg,小型网箱每l立方米放养苗种25-30kg。为防止苗种互相残杀应放同一批苗种,苗种应在饱食后放入网箱为妥。
饵料可投放价格低廉的小杂鱼和贝类,冷冻的小杂鱼也可投放,但必须是新鲜的,残饵多时可酌减或者停止投饵l—2日为佳,残饵会造成水质污染,如果停止投饵3天以上会造成相互残杀。水温在13℃左右摄食行为不规则,水温7℃以下章鱼不摄食。
成活率:采用笼捕的苗种经过2个月养殖成活率为70%一80%,使用钓捕的苗种成活率约在50%左右。苗种放养在网箱内,15日死亡率达 20%一30%,而后死亡率逐渐减少。经过15天养殖,将章鱼分为大、中和小三种规格分养在不同的网箱中。在春、秋季节15天清洗网箱一次,冬季30天清洗一次。
章鱼的外形特征
1、章鱼体呈短卵圆形,囊状,无鳍;头与躯体分界不明显,章鱼的头胴部约7-9.5厘米,头上有大的复眼及8条可收缩的腕。每条腕均有两排肉质的吸盘,短蛸的腕长约12厘米,长蛸的腕长约48.5厘米,真蛸的腕长约32.5厘米。
2、腕的基部与称为裙的蹼状组织相连,其中心部有口。口有一对尖锐的角质腭及锉状的齿舌,用以钻破贝壳,刮食其肉。体型中等,广泛分布於世界各地热带及温带海域,栖于多岩石海底的洞*或缝隙中,喜隐匿不出。
3、章鱼是无脊椎动物中智力最高者,具有高度发达的含色素的细胞,能极迅速地改变体色。最小的章鱼是大西洋侏儒章鱼,长约14厘米;大西洋侏儒章鱼很有力气,腕手上直径为2.5毫米左右的一个吸盘可吸住48克重的物体。
4、章鱼能利用灵活的腕足在礁岩、石缝及海床间爬行,有时把自己伪装成一束珊瑚,有时又把自己装扮成一堆闪光的砾石。
扩展资料:
章鱼运用外形的行为特征:
章鱼突出的特点是生有8条很长的脚,这种脚在动物学上叫做腕。腕的底面有许多吸盘,能牢固地吸附在其他物体上。这些腕不仅是章鱼的运动器官,用它在海底爬行和游泳,而且还是取食的工具和进攻其他动物的有力武器。
章鱼的腹侧有一个漏斗,里面常贮满水,遇到紧急情况,就把水从漏斗中猛烈地喷出,借水喷出时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向后方冲出很远,所以它行动是十分敏捷的。
章鱼的神经系统很发达,包括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两部分。它的眼睛很大,其构造十分复杂,前面有角膜,周围有巩膜,还有一个发达的晶状体。它的腕还是触角器官,用以探查外界的动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章鱼
章鱼有哪些特点
章鱼和蜗牛有亲缘关系,但章鱼没有硬壳的保护。章鱼的身体富有弹性,能够挤进细小的洞*。所有章鱼都是食肉者,主要以蟹等动物为食物。鸟喙状的嘴可以咬穿蟹壳,喷出能够麻痹神经的**。章鱼是一种长有8条腿或触须的软体动物,在软体动物中,章鱼和乌贼是进化程度最高的一群。它们使用触须和吸盘摄取食物,灵敏的触须能将小鱼、虾以及蟹等食物送进它的嘴里,章鱼的腕上共长有240个吸盘,它们靠这一排排的吸盘附着海底并随意爬行,触摸物体捕捉食物。吸盘的四周有一圈锐利的牙齿,捕捉猎物非常方便。
八爪鱼有什么特征
形态特征八爪鱼它是海洋里的“一霸”,其力大无比、残忍好斗、足智多谋、不少海洋动物都怕它。章鱼是一种敏感动物,它的神经系统是无脊椎动物中最复杂、最高级的,包括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两部分,而且在脑神经节上又分出听觉、嗅觉和视觉神经。它的感觉器官中最发达的是眼,眼不但很大,而且睁得圆鼓鼓的、一动也不动。眼睛的构造很复杂,前面有角膜,周围有巩膜,还有一个能与脊椎动物相媲美的发达的晶状体。此外,在眼睛的后面皮肤里有小窝,是专管嗅觉用的。特殊能力章鱼之所以能在大海里横行霸道,是因为它有着特殊的自卫和进攻的能力。八爪鱼灵敏触觉章鱼有八条感觉灵敏的触腕,每条触腕上约有300多个吸盘,每个吸盘的拉力为100克无论谁被它的触腕缠住,都难以脱身的。章鱼的触腕和人的手一样,有着高度的灵敏性,用以探察外界的动向。当其休息的时候,总有一二条触腕在不停地向着四周移动着, 高度警惕着有无“敌情”;如果外界有什么东西触动了它的触腕,它就会立刻跳起来,同时把浓黑的墨汁喷射出来, 以掩藏自己,趁此机会观察周围情况,准备进攻或撤退。章鱼可以连续六次往外喷射墨汁,过半小时后,又能积蓄很多墨汁,章鱼的墨汁对人不起毒害作用。
章鱼的特点是什么
章鱼的特点:章鱼体呈短卵圆形,囊状,无鳍;头与躯体分界不明显,章鱼的头胴部约7-9.5厘米,头上有大的复眼及8条可收缩的腕。每条腕均有两排肉质的吸盘,短蛸的腕长约12厘米,长蛸的腕长约48.5厘米,真蛸的腕长约32.5厘米。
章鱼为温带性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下,适应水温不能低于7℃,海水比重1.021最为适宜,低盐度的环境会死亡。海区的底质最好为砂砾地带,水温在12℃以上周年能产卵。
章鱼繁殖方式
章鱼在海洋中的繁殖时间一般集中在春秋两季。章鱼喜在螺壳中产卵,故可用绳穿红螺壳沉入海底,按时提取捕得,秋冬季常*居较深海域泥沙中。
每当繁殖季节,雌章鱼产卵,长约0.3厘米,总数在10万以上,产于岩石下或洞中。孵化期间雌体守护在卵旁,用吸盘将卵弄干净,并用水将卵搅动。雌性章鱼一次性产卵后需要幼体于4-8周后孵出。幼章鱼形状酷似成体而小,孵出后需随浮游生物漂流数周,然后沉入水底隐蔽。
更多文章:

2007nba全明星赛奥尼尔跳舞——詹姆斯与奥尼尔是在那一年的全明星赛上飙舞的呢
2024年7月18日 06:51

归化球员回巴西(国足归化球员费南多因家庭原因返回巴西,他会缺席12强赛吗)
2025年3月7日 11:50

比较卡马乔和高洪波(中国足坛谁能告诉我为什么让卡马乔换掉高洪波)
2024年2月11日 23:10

福建男篮外援高登(1月24日,广东宏远VS福建男篮,比赛看点如何徐杰是否迎来复出)
2024年2月20日 08:20

nba球队都在哪个城市(NBA里的所有球队的英文名及所在城市是什么啊)
2025年2月6日 21:05

nba2009全明星赛回放,09NBA全明星在哪可以看到视频
2024年7月22日 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