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姆的《码头之上》谁有翻译?休姆的哲学理念
本文目录
休姆的《码头之上》谁有翻译
休姆的《码头之上》:“静静的码头之上,/半夜时分,/月亮在高高的桅杆和绳索间缠住了身,/挂在那儿,/它望上去不可企即,/其实只是个球,/孩子玩过后忘在那里。”将月亮与被孩子遗弃的气球意象叠印起来,以月亮象征现代人和现代生活,与带有修饰含义的气球意象叠加以后,及其月亮被缠绕在桅杆绳索之间,一刹那间美受亵渎,高雅遭奚落,以及现代人的忧郁惆怅、冷落孤寂的情感油然而生。再如庞德写给早年恋人的《少女》:“树进入了我的双手,/树液升上我的双臂。/树生长在我的胸中往下长,/树枝从我身上长出,/宛如臂膀。//你是树,/你是青苔,/你是紫罗兰。/你是个孩子,/而在世界看来这全是蠢话。”诗歌先以充满生机的“树”的意象,叠加和修饰“我”,后又以青苔、紫罗兰叠加和修饰“树”。显然,树的意象是少女和爱情的象征,像青苔紫罗兰一样青春美丽,像绿树一样充满生机,这一切滋润着“我”的成长和生命历程,尽管这些在世俗者看来都是些无稽的蠢话。在意象的叠加中,我们体味到了紫罗兰般少女的美丽温柔、青**树般的生命张力。3意象并置:把不同时间,空间的两个可见意象并列在一起,借以启发和引起别的感受。休姆说:“两个可见意象的组合,可以称为一个视觉的和弦。它们的联合使人获得了一个与两者都不同的意象。”不同意象并置,所引发的情感情绪已脱离了其中的某一意象含义,而具有一种全新的感受。如中国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叶与江水的意象已经转化为除旧布新走向未来的含义;“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表现孤独的游子远行他乡、早起晚宿的艰辛苦难。庞德作为意象派诗歌的里程碑式作品《在一个地铁车站》: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诗中只有两个意象,人群中的脸和黑色枝条上的花瓣并置在一起,这完全是在匆忙的行走的人群中获得的瞬间意象,写出了诗人一瞬间的视觉印象,一瞬间的内心感受。在地铁车站的密密麻麻的人群中,诗人站立其间,过往的行人迎面而来,匆匆忙忙从身边走过,整个气氛阴森潮湿,令人窒息。几张女人和孩子苍白美丽的面孔时隐时现,打破了这种冷清沉闷,给人一种愉快的感觉,从而感受到一些活力。两个并置的意象映入大脑,构成俗陋与优美,潮闷与清新对比强烈的画幅。既表现了都市人繁忙庸碌的生活,给人以一种挤压感,描绘出现代人内心的焦虑不安、紧张动荡、繁忙而又单调的生活现实,同时又展示了心灵对自然美的依恋与向往。
休姆的哲学理念
事件本身是因果地相关联;它们将来的联结方式将与过去一样,这两个命题是假的,他坚信这两个命题,并且坚持认为,每个曾相信过它们的人将会继续这样相信,而且为了生存也必须这样相信。它们是自然的信念,人性的不可磨灭的趋向,疯狂除外。休姆认为他所证明的是,自然信念既非来自经验观察,也非来自理性,也不能用经验观察或理性来证明,无论是直观的或推论的理性。反省表明,对于自然信念不存在什么证据;但反省又表明,我们不仅注定要相信这些自然信念,而且这样做还是明智而健全的。这就是休姆的怀疑论;这种怀疑论肯定的是这种张力,否定的不是信念,而是确定性。 而且他认为任何拥有者几乎每个人所认同之后,休姆想要发现这种认同的最广泛的根据。他为此找到的根据,正如他为信念找到的根据一样,不是“认识”,而是“感情”。道德决定是以道德情感为基础的。品质或因其用处或因其适意而受其拥有者或他人的珍视。休姆的道德体系旨在他人的幸福(但没有诸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类公式)和自我的幸福,但为他人的考虑在道德中分量更重。强调的重点是利他主义,那些他声称在人身上发现的道德情感,大多数他都将之追溯到一种对同类的情感和同情。他主张与乐者同乐,与忧者共忧,既为自己也为他人谋求善,便是人性所在。
急求休姆所作的《落日》背景资料
托马斯•厄内斯特• 休姆(Thomas Ernest Humle, 1883-1917),也写作T·E·休姆,或托·厄·休姆,英国诗人、文学理论家和哲学家。英美现代主义诗歌形成期的关键人物。 他最早组织了现代诗歌俱乐部率先对英语诗歌现代化问题进行了探索,而且他的预言“一个干练、坚实的古典主义诗歌时代即将来临”(I prophesy that a period of dry, hard, classical verse is coming.)为世纪初英美诗歌发展指明了方向,成为一代新诗人向传统诗歌发起攻击的响亮号角。他的许多诗学主张对英美现代主义诗歌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诗歌不多,但却是英语新诗运动初期的优秀篇章,为后来者树立了典范。2006年版的《牛津文学百科全书》指出:“休姆是英国现代主义文学的最重要的知识分子之一,他是一位十分关键的现代欧洲艺术、政治、哲学、文学和历史思想的引导者和阐释者”,他的思想“促进了20世纪文学方向的形成,特别是促进了E.庞德的现代诗歌和T.S.艾略特的创作”(Kastan83)。 概言之,休姆是英美现代主义诗歌形成期的关键人物,他在这场文学运动的发轫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休姆1883年9月出生于英国斯坦福郡东北的葛拉顿府。他青年时期曾涉猎过物理、数学等多个学科,但用心却一直在文学和哲学。1908年前后,休姆开始形成自己的文学主张,并聚集了一批文学青年,组成了一个小型的文学团体,即“诗人俱乐部”。青年诗人如F. M.福特, R.阿尔丁顿, W.路易斯, S.斯本德,M.默里等都是这个团体的成员。在这里,休姆朗读他的诗歌,较为系统地阐述他的诗歌主张,提出其关于诗歌“意象”的理论。他在1907年左右写成的《语言与风格札记》也在聚会上宣讲,而“这些札记读起来像现代诗歌的宣言”(Kastan 84)。 这个“诗人俱乐部”的成员后来大都成为了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锋。 休姆组织“诗人俱乐部”,主要出于对当时英国诗歌现状不满。世纪之交,英国诗歌遭遇空前危机。所谓的诗人们乐于笔墨游戏,故作感伤;批评家也附庸风雅,毫无作为。F.R. 里维斯在《英语诗歌的新方向》中指出:“我们认识到,十九世纪的诗歌,具有鲜明的创作梦幻世界的特点。当然,不是所有的诗歌,或者所有的诗人,但是梦幻确是其主流特征”(Leavis 14)。所谓“梦幻”(dream) ,就是飘忽、空洞,没有真实感情。在这种历史转折关头,“需要这么一个旁观者,由他在山重水复中找到一条出路,此人就是T.E.休姆”(琼斯 4)。因此,应该说,休姆组织“诗人俱乐部”,探索英国诗歌出路,是一种历史的承担。 1909年1月,休姆“俱乐部”的成员把他们写的诗歌结集出版,名为《给圣诞节MDCCCVIII》。这可以看作是英美现代主义诗歌最早的作品集。他们还在A.R.奥勒奇主持的《新时期》上发表作品。起初,诗人F.S.弗林特对他们提出尖锐批评,经过相当激烈的辩论后,双方都更加明确英语现代诗歌发展的方向,而且休姆和弗林特还结下了深厚友谊。两人又成立了一个新的诗歌团体(一直没有命名),人员包括J.坎贝尔、F.法尔、E.斯托勒、F.汤克里特等。弗林特指出:“使得这个团体真正凝聚的核心是大家对当时发表的诗歌(现在仍在发表,唉!)不满。我们经常提出用其他诗来替代……所有这一切,休姆是为首的(ringleader)。他坚持诗要绝对精确地呈现,不要冗词赘语——我们就我们称之为意象的东西进行了许多讨论,并实际创作了许多诗歌”。
更多文章:

巴郎戴维斯球鞋(中国有哪些球鞋品牌签约了NBA球星,分别是谁要详细的)
2024年7月22日 05:04

2018年nba猛龙队季后赛(骑士队季后赛对阵猛龙胜算多大)
2025年4月21日 02:42

德罗赞最新消息,阿赞梦想成真!11年来首次联手,德罗赞终于搭档詹姆斯
2024年7月16日 03:18

edg厂长微博(网友热议EDG放任员工性骚扰指责受害员工造谣)
2024年4月20日 22:41

wwe超级对抗大赛2019(wwe超级对抗大赛2019什么时候开始)
2024年3月12日 10:10

法语字母表及发音:法语的26个字母和36个音素应该怎样发音及怎样写
2024年7月14日 04:39

2020nba季后赛没有观众(NBA复赛后没有观众,那能不能让球员戴上麦克风)
2024年12月13日 17:02

马拉多纳的女人(球王马纳多纳生前最后音频曝光,他的一生都有哪些感情经历)
2025年1月10日 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