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格莱德轰炸(1999年塞尔维亚发生了什么)
本文目录
- 1999年塞尔维亚发生了什么
- 1941年德军最“离谱”的战役,仅七人占领一国首都,还俘虏20万人
- 美国轰炸中国南联盟大使馆时哪天
- 戈林的轰炸机在贝尔格莱德炸死多少居民
- 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轰炸是哪年发生
- 中国大使馆被炸是哪一年是哪个国家轰炸的
- 1999年,北约轰炸中牺牲的记者邵云环,今丈夫未娶,儿子继承遗志
- 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当时美国总统是谁
1999年塞尔维亚发生了什么
1999年塞尔维亚作为北约的重点轰炸目标,遭到了持续的轰炸。
距离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不远的Strazhevitsa山脉,有一处高209米的山峰。这里的公开名字为“Kneevac”,另一个名称为“909项目”。当年的南联盟在这座山体内建造了秘密设施,是当时最为重要的雷达、气象站和通信单位。
这里作为北约的重点轰炸目标,遭到了持续的轰炸,其地面阵地和设施全部被摧毁。有消息称,在这场战争中被击落的美制F-117攻击机,就是在试图轰炸这里时被击落的。战后,南联盟在这里建立了纪念碑,以纪念当年的战争。
原本只是南联盟内乱,结果在北约的插手下,战争灾难扩大,南斯拉夫也被分裂成了多个政治实体,塞尔维亚根本无法融入欧洲,所以对我国和俄罗斯就比较亲切。
现在武契奇以绝对优势连任,让西方国家很不爽,因为武契奇在疫情期间求救我国,对我国表现出极度友好。
塞尔维亚风景
地理位置
1941年德军最“离谱”的战役,仅七人占领一国首都,还俘虏20万人
在为期六年之久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全世界有着二十多亿的人员以及六十个国家与地区被卷入到了这场规模史无前例的战争之中,虽然这场战争给当时的世界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但其中也发生过一些十分荒唐的事情,就比如说在 二战期间曾经发生过一场十分荒唐的战役,其中德国军队当时仅仅用了七名士兵,就将南斯拉夫的首都给攻占了下来,甚至还俘虏了南斯拉夫的二十万人, 就算当时德国的军事实力十分强大,但是在双方兵力差距数十倍的情况下,德军到底是怎么办到的呢?而南斯拉夫又为何被七名德军士兵攻占了首都,在这看似不可能的事情背后到底还有什么样不为人知的情况呢?接下来我们便来一起看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第二年,也就是一九四一年的三月份之时,南斯拉夫的首都因为发生了政变,所以在这里出现了反***的政权,但是这个举动去惹怒了当时的德国,因为他们早就想要对南斯拉夫发起攻击了,而如今南斯拉夫的首都贝尔格莱德正好发生政变 ,其中还出现了与之对立的政权,这恰好给了德国进攻南斯拉夫的理由,于是德国便借助这个原因向着南斯拉夫宣战了,一个多月之后, 德国元首派出军队开始向南斯拉夫行进,虽然当时南斯拉夫的兵力人数并不算少,但是这个国家毕竟是个小国,在没有外援的帮助下,仅凭这一个国家是难以和当时十分强大的德国军队相抗衡的, 因此在德国军队攻过来的时候,南斯拉夫的军队便投降了。
他们本来希望在投降之后能够免受德国军队的攻击,但事实并非他们想的那样好,德军攻入南斯拉夫之后对其首都贝尔格莱德进行了两天的轰炸,在这一次的轰炸行动中,有着六万多的当地人民因此死亡, 为了能够尽快占领南斯拉夫,德军首领决定先让一支小部队前往侦察,大部队则跟在后面视情况行动,当时接到命令的是 德军士兵克林根伯格 ,之后他便带着六个人作为侦察部队前往打探情况。
之后这支由七个人组成的小部队发现想要过河的桥已经遭到炸毁,于是克林根伯格便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上级,之后上级对他们下达命令让他们原地等待,但是此时克林根伯格看到了一艘小艇,于是他便擅自带着剩下的六人乘坐小艇度过了多瑙河, 但是在他们上岸后发现了一支南斯拉夫的车队,虽然对方在人数上占据了优势,但是在德军这支小分队张牙舞爪之下,对方还是选择了缴械投降,于是 克林根伯格的小分队便得到了南斯拉夫军队的服装已经军车。
这时克林根伯格的胆子也变得更大了,并且一个计划逐渐在他的心中出现,之后这七人开着南斯拉夫的军车成功进入了南斯拉夫首都,之后他们又进入了德国的大使馆,来到此处之后克林根伯格给贝尔格莱德的市长打去电话 ,要求他们赶快投降, 不然的话就会遭到德军的猛烈攻击 ,在克林根伯格打电话的同时,剩下的六名士兵的来到了街上大摇大摆地走着,他们企图告诉市民德军真的来了。
但是当时不明所以的市民却真的相信了德军此刻已经攻入了克林根伯格,就是该市的市长就这样将南斯拉夫首都的控制权移交给了克林根伯格和他的六人小分队 ,当时南斯拉夫首都的市长在投降之后还想提出一些条件,克林根伯格在看到贝尔格莱德的高层都如此相信他们之后,野心也是变得更为膨胀, 所以这些条件都被克林根伯格全部拒绝了,并且告诉他们德军只会接受无条件投降,不然的话德军就会向这里发起全面进攻。
或许是七人小分队的演技太过逼真,所以该市的高层也全都信以为真,因此一座拥有二十万居民的城市就这样被克林根伯格等人占领了,但是即便如此一座拥有着二十万人的城市,仅仅是凭借着对方的几句话就将城市拱手让人, 贝尔格莱德的高层为什么会这么害怕德军呢?此时在整座城市内,除了二十万的居民还有着上千名的南斯拉夫士兵,如果是贝尔格莱德的市长下达命令,克林根伯格这几个人是肯定是毫无还手实力的,但事实却与料想大相径庭, 真实的情况其实是克林根伯格以及剩余六人不费吹灰之力便将整座城池给拿下了,其实也并非是南斯拉夫首都的高层太过惜命,以至于不敢和德军开战,而是因为德军之前已经向着南斯拉夫大肆进攻,作为一国首都的贝尔格莱德也因此遭受了猛烈的轰炸。
正是因为德军的狂轰滥炸,导致了贝尔格莱德的居民死伤惨重,而原本朱守在这里的南斯拉夫军队也因为没有有效抵御敌人的空中措施,所以也只能暂时撤出这里,等到克林根伯格小队进入这里的时候,原本的主力部队此时也只留下了很小一部分的守城士兵。 所以在他们几个人进入贝尔格莱德的时候,这里的居民才会显得那样恐慌,因为在此之前这里的居民们得到的消息是德国军队距离他们还比较的远,但是这个时候克林根伯格小队的出现则让他们猝不及防, 当时有很多居民猜测可能是德军的空降部队已经抵达贝尔格莱德了,原本贝尔格莱德就已经遭受了眼中的损失,所以在克林根伯格小分队来到这里之后,他们对于克林根伯格所说的话也不敢不信了,因此这个时候的他们已经没有力量去抵抗德军大部队了。
就算克林根伯格说的话都是他胡编乱造的,贝尔格莱德的高层此时也只能相信,克林根伯格的话已经击溃了众人心里的那最后一道防线,因此为了保护这座城市,也为了保护这其中生活的二十万居民,贝尔格莱德的高层只能向德军投降 ,在这之后又过了一天多的时间,德军才有一个营的兵力赶了过来,这个时候该市的市长才发现自己原来被骗了,因此当即便选择了自尽, 虽然一个国家的首都仅仅被七个人就“攻占”下来这样的事情看起来非常的离谱,但是它却在二战的 历史 中真实发生了,并且一整座城市二十万人没有一个人对其提出过质疑 ,因此当时该市的市长与克林根伯格也都出了很大的风头,但是他们两个人之后的结果也大有不同, 贝尔格莱德的市长在得知自己被七名德军士兵欺骗了之后便感到十分的羞愧,因此没过多久便选择了自尽。
而克林根伯格等人却因为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了南斯拉夫的首都,因此还受到了当时德国元首的接见,在二战的期间内,南斯拉夫只是一个面基很小的国家,但是当时的德国为什么会如此注重南斯拉夫呢 ?其实这其中的原因只是一个意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实力强大的德国陆续侵略了很多个国家, 其中有一些实力较弱的国家,这些国家为了保存自己的国立便选择向德国投降一次来保留自己的势力 ,当时位于巴尔干半岛的大部分国家为了自保,都选了同德国站在一起,但是这个时候还有南斯拉夫和希腊没有表示它们和德国处于同一战线 ,原本南斯拉夫其实是打算成为德国阵营的一员的,并且也签署了相关条约,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南斯拉夫的内部发生了政变,而新上任的南斯拉夫领导人并不承认之前所签署的条约。
1941年德军最“离谱”的战役,仅七人占领一国首都,还俘虏20万人
美国轰炸中国南联盟大使馆时哪天
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开始对主权国家南联盟进行军事打击。北约这一侵略行径,开了当代国际关系中极其恶劣的先例,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了严重挑战。 北约在对南联盟长达78天的狂轰滥炸中,出动2.6万多架次的飞机,在南联盟10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投下了 2.1万多吨**,击毁了包括学校、工厂、企业、桥梁、医院、电站、新闻机构等民用设施在内的许多目标。南联盟在这场战争中共有上千平民死亡,6000多人受伤。 5月8日,美国飞机悍然袭击中国驻南使馆,造成中国3名新闻工作者牺牲,20余名外交官受伤,馆舍严重毁坏。北约的野蛮行径激起中国人民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强烈愤慨和谴责。
戈林的轰炸机在贝尔格莱德炸死多少居民
不久,在希特勒的命令下,墨索里尼前后抽调了43个意大利师在巴尔干各地和德国纳粹军队协同作战。贝尔格莱德被夷为平地。戈林的轰炸机在这个小小的首都掠过房顶,低飞肆虐,炸死1.7万平民,炸伤的人更多,使该市成为硝烟弥漫的一堆瓦砾。
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轰炸是哪年发生
北京时间 1999 年5月 8 日 早晨 5 时 45 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至少使用 3 枚导弹悍然袭击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 3 人死亡, 1 人失踪, 20 多人受伤,馆舍严重毁坏。 当地时间7日晚,北约对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市区,进行了空袭以来最为猛烈的一次轰炸。晚9时始,贝尔格莱德市区全部停电。子夜时分,至少3枚导弹从不同方位直接命中我使馆大楼。导弹从主楼五层楼顶一直穿入地下室,使馆内浓烟滚滚,主楼附近的大使官邸的房顶也被掀落。 当时,我大使馆内约有 30 名使馆工作人员和我驻南记者。新华社女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夫人朱颖不幸遇难。据悉,这是外国驻南外交机构第一次被炸。 **发生后,中国驻南联盟大使潘占林一直在现场指挥抢救。许多华侨对使馆给予了极大帮助。潘大使在被炸毁的使馆废墟前,愤怒地指出:“这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攻击。” 南联盟外长约万诺维奇说:“使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北约**是对外交的轰炸。” 当地时间 8 日下午,中国在贝尔格莱德的数百名华人举行抗议游行,数千南斯拉夫人参加了游行。
中国大使馆被炸是哪一年是哪个国家轰炸的
被炸的是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时间是1999年5月7日。3位中国记者遇难:事件亲历者、人民日报记者吕岩松回忆,他们来到院子后,先看了一下情况,发现整个使馆的院子里也正燃着熊熊大火。使馆地下室的**里面储备的汽油、厨房里的一些煤气罐也在陆续**。之后,南联盟的救援人员赶到。在清点人数的时候,发现缺了4个人,一个是新华社记者邵云环,一个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夫人朱颖,还有使馆武官任宝凯。搜寻后发现,邵云环、许杏虎、朱颖不幸在袭击中遇难,任宝凯身受重伤。扩展资料:美国诡称是“误炸”,被舆论彻底揭穿:这一事件震动中外。1999年5月8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指出:这一行径是对中国主权的粗暴侵犯,也是对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肆意践踏。这在外交史上是罕见的。中国政府和人民对这一野蛮**表示极大愤慨和严厉谴责,并提出最强烈抗议。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必须对此承担全部责任。中国政府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当日下午,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英凡紧急召见美国驻中国大使尚慕杰,奉命就我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遭北约导弹袭击一事,向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提出最强烈抗议。
1999年,北约轰炸中牺牲的记者邵云环,今丈夫未娶,儿子继承遗志
1999年5月8日晚11点,贝尔格莱德市,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随着一阵轰鸣,数架战机呼啸而过。
突然间,三枚导弹落下,连续爆破三声。
“轰”!
南斯拉夫大使馆办公楼顷刻间倒塌,激起灰尘朦胧一片,直呛心肺,到处都是呼喊声,场面混乱。弥留之间,她便永远离开了我们!
1951年6月19日,邵云环出生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一声啼哭,邵父大喜。就这样,在众人的欣喜与忙乱中,她开始了自己早已注定不平凡的一生。
在贫苦的五十年代,邵云环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他们家境一般,却也可以温饱。夫妻二人对女儿的教育事业非常看重,从小便教她识文断字,这便算是启蒙了。
七岁那年,邵云环进入佳木斯纺织厂子弟小学上学,主要学习国文、算数、绘画等课程。
据老师后来回忆,在同龄人贪玩的年纪,她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力,对文学课程有着深厚的兴趣,时常会来问问题,或者读一些学校里的老式儿童绘本。
老师还说,邵云环为人十分善良。当时有一个同学家境非常贫寒,没有一双可穿的鞋子。邵云环小小年纪,毅然从家里拿来一双自己的鞋子送给她。
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家家户户贫苦不堪,她的善良犹如寒夜的暖灯,雪中送炭之情远胜于一切锦上添花。
时间一转眼来到1968年,只上了四个月高中的邵云环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作为青年人上山下乡,劳苦锻炼。她不曾犹豫半分,直接报名去了条件最差、气候最冷的大兴安岭加格达奇。
加格达奇属于高寒地区,常年冰雪覆盖,冬季气温最低可达零下四、五十度,条件异常艰苦。
然而大兴安岭的寒风挡不住少年青春翻腾的热血,年仅高中的邵云环背着自己简陋的行李驻扎在加格达奇,她凭借坚毅的奋斗精神锻炼着自己吃苦耐劳的意志。
当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时,新华通讯社毫不犹豫将其纳入麾下。
该组主要负责对东欧各个国家的调研、参考、报道等,组内每个人都要负责选报、翻译、编稿等工作,难度系数比较大。
在这其中,邵云环主要负责对南斯拉夫的跟进和报道。
由于南斯拉夫的国情较为特殊,选报难度极大,加之她对自己的要求很高,每一项工作都力求完美,所以同事们总能看到邵云环坐在桌边忙碌的身影。
风吹过窗外的树叶,挥出残影,桌子上的报纸一沓又一沓整齐的摆着,旁边是台式电脑传来的最新外文报道,邵云环日复一日坐在窗边,进行选报、翻译等工作。
古往今来,上天总会眷恋一些努力而又顽强的生命。经过新华社几年的沉淀,邵云环已经完全可堪重任,新华社领导将其派往一线。
当年,苏联解体,给世界 社会 主义国家带来沉重一击,南斯拉夫多党制的局势变得风云诡谲。围绕着分裂和统一的矛盾,国际多方势力都在此横插一脚。
1991年3月,克罗地亚战争爆发,南斯拉夫的分裂势力进一步升级,多****一触即发,原本的国家内部矛盾也逐渐转变为种族战争,直至不可调解。
就在南斯拉夫国内乱如一锅粥的时候,趁苏联无暇顾及,北约介入其内战。他们不顾国际公约,选择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人作为傀儡,对其进行扶持,以占领全国。
于是,南斯拉夫国内两大势力,阿尔巴尼亚人和塞尔维亚人打得不可开交,内乱愈演愈烈。整个国家民众苦不堪言,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然而邵云环明知刀剑无眼,却还是秉持着新闻人的职业操守,将生死置之度外,多次前往前南进行调研,用最真实的笔触记录下她所能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并及时发回总社。
三年后,由于战事吃紧,为了保障人员生命安全,从事南斯拉夫和巴尔干问题研究的邵云环被总社调回中国,担任东欧组部副主任。
国内非常安全,她不用每天穿梭在战区和新闻部,也不用深入战地去调研南斯拉夫战事的进展。此时的她,工作稳定,事业有成,家庭美满。
然而作为一个资深的新闻报道者,看着外部传来的南斯拉夫战事外文报道,每天在不知真假的新闻中进行筛选和翻译,这让她感到不安。
全世界对南斯拉夫战事的报道不尽相同,媒体的偏向性让新闻失去了原有的真实感,千差万别的信息中不乏一些具有政治导向的抹黑和曲解。
所以在回国后不久,邵云环不顾周围人的劝阻,毅然申请前往南斯拉夫一线进行新闻报道。
然而在当时,自己决定前往战区进行报道的人少之又少,我们对战事的掌握一般都是通过别国报道而来。
考虑安全问题,申请报告提交上去,领导并未批复。他亲自找到邵云环,并告诉她目前南斯拉夫战事的严峻性,让她待在国内,生命安全永远都必须要放在第一位。
然而邵云环主意已定,她多次提交申请,视死如归。
1999年3月,邵云环前往南斯拉夫前线,在炮火纷飞的战争中为国内采访第一手资料,并传回总社。
北京的三月还有一丝冷意,风轻轻吹过,柳条开始吐绿,显然是万物复苏的迹象。机场轰鸣声一阵一阵,看着前来送别的友人,邵云环一一拥抱作别。
这让人不禁深思,经历了战争摧残的国家变得面目全非,是否还能再一次站起来呢?凤凰涅槃的灰烬中,到底还有没有未燃尽的火花?
一下飞机,她就已经在构思怎样展开工作。相比于每天在办公室整理和翻译手稿,她更加喜欢站在真实的土地上对现场进行报道,并自己整理手稿传回国内。
我们想要知道的真相,我们可以不靠别人,自己挖掘!
来到南斯拉夫的第八天,邵云环约到了南联盟副总理进行访谈。
头顶战机不时飞过,刚一出门就遇到不远处**落下,顷刻间灰尘一片,看不清方向。面临着这样的生命威胁,有些人已经开始退缩。
然而邵云环早已见识到北约对南斯拉夫的轰炸,她心里想,轰炸每天都有,自己小心一些就是。
但是跟副总理约到的采访机会绝不能放过,这次采访成功,会对南联盟目前的处境和北约态度有一个比较重要的认知。
所以她不顾安危,冒着被炮弹袭击的危险及时赶到了南联盟政府大厦。当她看着这幢宏伟的建筑时,心有余悸,在平复心情后抬脚迈了进去。
南联盟副总理为人谦和,在看到她架起采访机器的时候,开玩笑说:“邵女士,不知道我们坐在这里采访,会不会有一颗**落下来”。
这一语出,她原本的担忧和紧张一扫而空,气氛活跃起来,取而代之的是镇静自若和有条不紊。
这一次的采访对南联盟政府的态度进行了官方表达,这**的一手资料传到世界各国媒体上,属于独家报道,让人不禁对中国新闻有了一些期待。
此时的南斯拉夫战争维持时日已久,当围绕科索沃的谈判失败以后,北约失去耐力,和塞尔维亚人撕破脸皮,并开始动用战机对南斯拉夫进行多番空袭。
北约眼见南斯拉夫受不到已解体的苏联的保护,便有对 社会 主义国家杀鸡儆猴的想法,对其攻势极为猛烈。
他们从地中海的军舰上发射巡航导弹,主要对南斯拉夫的军事力量进行打压,相比于之前的战争有过之而无不及。
北约对南斯拉夫军事基地的轰炸引起了南斯拉夫国内军队的强烈反击,他们多次组织力量将其战机击落,视死如归的军人们让整个国家有一种强弩之末的感觉。
然而北约势力过于强大,眼见军事摧毁不足,便开始对南斯拉夫国内民用设施、房屋、工业设施等进行轮番轰炸,无数百姓都流离失所,死于这场政治阴谋。
他们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将南斯拉夫整个国家百姓的存亡置之度外,以他们的血肉之躯来换取对南斯拉夫军队的心理摧毁,这是彻头彻尾的人道主义灾难。
任谁也想不到,二战过去多年,在南斯拉夫焦黄的土地上,北约会做出如此极端又灭绝人性的行为。
看着倒在血泊中的无数百姓,为了让炮弹下的灵魂得到安息,战地一线的邵云环将这一切的真实素材全部记录了下来,并宣告给全世界。
作为南斯拉夫战地最真实的影像,她有力地驳斥了北约的弥天大谎,为全世界的人们带来了真相。
南斯拉夫在北约夜以继日的轰炸下已经完全失去了往日的模样,满目疮痍中没有一寸完整的土地,可他们也从未投降。这个民族像极了当年的华夏,山河破碎,却仍然不缺前仆后继的爱国儿女。
邵云环说过,她不惧死,只是没想到报复者来得那么快。北约记住了她的名字,查到了她的资料,并将死亡带到了她的上方。
1999年5月7日晚上8点,贝尔格莱德上空传来令人惊恐的防空警报。
晚上11点45分,外面漆黑的夜空中传来轰鸣声一片,**落下,在所有人惊恐的眼神中,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办公楼轰然倒塌。
一瞬间,玻璃炸碎,天花板掉落下来,资料撕裂成碎片,灰尘弥漫了四周,惊慌声阵阵而起,到处都是捂着脑袋寻找逃生之所的人。
暗夜仿若深渊,一眼吞噬人心,看不到底,一颗流星闪耀而过,朝向东方,消逝不见。
经过一夜的救援和搜查,北京时间早上五点,邵云环同志在其个人宿舍被找到,满目鲜血,面容祥和,身体却早已冰冷。旁边不远处,是沾满灰尘的南斯拉夫战地报告手稿。
邵云环同志,于1999年5月7日晚逝世,年仅48岁。
在贝尔格莱德回北京的专机上,邵云环的儿子曹磊抱着一个骨灰盒,骨灰盒上方覆盖着一块红色的绒布,周围轰隆隆的,他沉静的却不像一个十几岁的孩子。
舱门打开,热气扑面而来,六月的北京甚是闷热,让人不免心中烦躁。曹磊抱着手中的盒子,一步一步走下阶梯,周遭人满为患。
他回国了,却又好像把什么永远留在了国外。
其丈夫曹荣飞得知消息后,悲痛不已。他将妻子的遗物整理好,一个独居,多年后,亦再未续弦。
曹磊从那日回国便立志,这一生要完成母亲的遗愿,追随着母亲的步伐,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他选择了塞尔维亚文专业,并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当时美国总统是谁
克林顿,北京时间1999年5月8日凌晨5时45分,位于贝尔格莱德市中心的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到北约飞机轰炸。造成3人死亡、1人失踪、20多人受伤和馆舍被毁的严重后果。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对北约轰炸中国驻南使馆表示最强烈的抗议。
各地纷纷举行游行、集会,强烈谴责北约**。5月11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就中国驻南使馆被炸公开道歉。2000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政府就使馆被炸的赔偿问题达成协议。
扩展资料
在伦敦,《观察家报》的记者采访了一位高级军官,披露北约在选择攻击目标时有个“双轨”系统:一个轨道是先由北约侦察机和士兵选定初级目标,然后由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和英、法、德三国的领袖认可。
另一轨道的目标选择则“完全由美国单独控制”,包含一些“政治敏感”目标,须得到美国总统或美国国家安全局同意。如果“双轨说”成立,那么就可以认定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确是“有意或无意”地标错地图,要美国最高层相信那是南军指挥中心,绕开北约的核实机制予以摧毁。
更多文章:

篮网vs热火中文回放(2010年11月1日热火vs篮网的比赛哪各电视台有直播)
2025年5月1日 07:38

中国学生去荷兰留学,都有哪些专业可以选择呢?荷兰留学的优势有哪些荷兰华人多吗
2024年7月11日 17:04

塔图姆50分绿军大胜奇才(上赛季得分最多双人组:勇士球员第一,奇才绿军分列二三位)
2024年7月11日 10:22

谷爱凌几年前就给奖牌留位置(谷爱凌领奖全场高唱《歌唱祖国》场面壮观,这首歌表达了她怎样的心情)
2024年9月6日 14:21

华夏幸福最新消息今天(华夏幸福的走势怎样华夏幸福股票今日早盘盘面分析今天关于华夏幸福的消息)
2024年8月7日 12:10

勇士雷霆夏季联赛(夏季联赛:库明加29分怀斯曼穆迪表现糟糕,勇士不敌凯尔特人)
2023年12月3日 21:30

全国两会召开时间2020最新消息(2020年的两会时间是几月几号)
2025年4月17日 16:00

托马斯25个人物介绍及图片(汤姆索利亚历险记数中一共写了几个人物其中谁是主要人物)
2024年8月28日 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