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链球技术的方法有哪些要点?链球比赛规则有哪些
本文目录
掷链球技术的方法有哪些要点
现以向左旋转和向左上方出球为例,简介其技术如下。
1.握法:采用扣锁式握柄方法,先用左手勾握住把柄,右手紧紧扣握在左手上,然后两拇指交叉扣锁,左手可戴外露指尖的手套。预备时运动员站在投掷圈内的后缘,背对投掷方向,两脚的距离约同肩宽,两膝微屈,上体稍向前倾并右转,体重大部分落在右腿上,链球放在右后方,两臂与链子和球体成一直线。有的运动员将球提离地面,由体前摆至右后方作预备姿势。
2.抡摆:为了在旋转前使链球先获得一定的速度,一般都抡摆两周。开始抡摆时,先把链球向前右上拉起,同时将体重移向左腿。当球抡摆至左后方高点时,体重又移至右腿。左脚跟抬起,躯干沿身体纵轴向右下方移动,这时两臂要伸直,以保持最大半径的抡摆。球从左上方向右下运行时,体重移至左腿,完成第1次抡摆。第2次抡摆的速度要更快些,幅度要更大些,在整个抡摆中髋部要作对抗离心拉力的补偿动作,使身体很稳固地完成抡摆。
3.旋转:从双脚支撑阶段开始,链球摆至身体右侧与肩齐平时进入第1圈旋转。此时两腿弯曲,躯干稍向右转,当链球由右侧沿弧线移至身体右侧低点时,以左脚跟右脚掌为支点向左转动,随链球向左上方高点运动,左脚向左转动180°,躯干向左移动90°,体重移向左脚,同时右腿迅速蹬离地面,右膝紧靠左膝,进入单脚支撑阶段。此时体重由双脚移向左脚,左脚应压得很紧,使左膝的投影点落在左脚尖前面,左膝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夹角,形成以左腿和左肩为支撑的旋转轴。此时尽量保持躯干垂直和两臂伸直,并使身体重心靠近左腿。当完成了左脚跟向左脚掌的滚动过渡,紧接着就是由单脚向双脚的旋转,这时处于高点的链球,由左后高点沿弧线向右下运动,左脚跟抬起,左膝越过支撑点,左脚积极转动至开始位置。在链球接近右肩同高位置时,右脚掌积极着地,充分超越链球,完成第一圈旋转。第二、三两圈旋转的技术结构与第1圈基本相同,但由于旋转的速度不断加快,必然形成下列一些变化:
(1)链球运行斜面的倾斜度逐圈加大,从第一圈37°~38°左右,逐渐接近最后用力的出手角度。
(2)链球运行的最低点逐圈向右前下方移,最高点向左后上方移。
(3)在旋转中左脚虽然是沿一条直线向正对投掷方向移动,而右脚在向投掷方向的移动中,却逐渐向左脚靠近,因此脚迹形成的是一个锥形。近年来有不少运动员采用转四圈的投掷技术,其优点是加快链球的出手速度。但四圈的技术难度更大,要求运动员有较高的身体训练水平和更为完善的技术。由于投掷圈直径的限制,四圈投掷的第一圈是以左脚前掌着地进行身体不向前移的旋转。最后用力是从最后一圈旋转结束、右脚着地开始的,此时链球在右侧上方略高于肩,身体成扭转状态,两腿弯曲,链球远离身体,随躯干积极向左转动。球通过最低点,开始蹬伸两腿,头后仰,保持上体直立,拉长背肌,左腿继续蹬伸,右腿稍屈,以右脚掌支撑向左移动,胸和臂积极向上抬起,顺着链球运行的方向迅速有力地挥臂。当链球达到肩高部位时,即放手将球掷出。链球出手的角度在42°~44°之间,链球出手后注意作转体动作,面对投掷方向,换腿降低重心以保持平衡。
到1980年底为止,世界上已有6人掷链球的成绩超过了80米,其中2人逼近82米。取得这些进展关键在于他们具备了使7.26公斤的链球在有控制的合理出手角度的条件下,以29米/秒以上速度进行抛射运动的能力。实践证明,这些优秀运动员具有很高的训练水平、熟练的技术和很好的意志品质。他们都有长年和早年从事专项训练的历史。在技术方面,提高链球的旋转速度是首要的,而四圈旋转技术是获得进一步加快链球旋转速度的方向。
链球比赛规则有哪些
1.应抽签决定运动员试掷顺序。
2.运动员超过8人,应允许每人试掷3次,有效成绩最好的前8名运动员可再试掷3次,试掷顺序与前3次试掷后的排名相反。如果在第3次试掷结束后出现第8名成绩相等,按规则第146条3处理。当比赛人数只有8人或少于8人时,每人均可试掷6次。
3.比赛开始前,运动员可在比赛场地练习投掷,练习时应按抽签排定的顺序进行,并始终处于裁判员的监督之下。
4.一旦比赛开始,运动员不得持器械练习。无论持器械与否,均不得使用投掷圈或落地区内地面练习试掷。
5.应从投掷圈内掷出链球。运动员必须从静止姿势开始进行试掷。
在预摆和旋转前的开始姿势中,运动员可将球体放在圈内或圈外地面。
允许运动员触及投掷圈内侧。
6.运动员进行预摆或旋转时,如果链球球体触及地面或铁圈上沿不判为犯规,但球体触地后,运动员停止试掷一边重新开始试掷,应判为一次试掷失败。
7.(a)不允许使用任何装置对投掷时的运动员进行帮助,例如使用带子将量各或更多的手指绑在一起。允许用胶布对个别手指进行包扎,但应在该项比赛开始前给该项目主裁判察看。除开放性伤口需要包扎外,不得在手上使用绷带或胶布。
(b)允许使用保护双手的手套。手套的手掌和手背部必须光华。除拇指外其他手指尖必须露出。
(c)为了更好地持握器械,允许运动员使用某种物质,但仅限于双手或手套。
(d)为防止脊柱受伤,运动员可系一条皮带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的带子。
(e)不允许运动员向圈内或鞋底喷洒任何物质。
8.运动员进入圈内开始试掷后,如果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位触及圈外地面或铁圈上沿,均为一次试掷失败。
9.如果在试掷中本违反上述规则,运动员可中止已开始的试掷,可将器械放在圈内或圈外,在遵守本条第13款的前提下,可以离开投掷圈,然后返回圈内从静止姿势重新开始试掷。
注:本款中允许的所有行动应包括在规则第142条4中规定的一次试掷的时限之内。
10.如链球在试掷时或在空中断脱,只要试掷符合规则,不应判为一次试掷失败,如果运动员因次失去平衡而犯规,也不应判为试掷失败。
11.链球球体应完全落在落地区角度线内沿以内,试掷方为有效。
12.每次有效试掷后,应立即测量成绩。从链球球体落地痕迹最近点取直线量至投掷圈内沿,测量线应通过投掷圈圆心。
13.运动员在器械落地后方可离开投掷圈。离开投掷圈时,首先触及的铁圈上沿或圈外地面必须完全在圈外白线的后面。白线后沿的延长线应能通过投掷圈圆心。
14.应将器械送回投掷圈,不许掷回。
15.应以每名运动员最好的一次试掷成绩,包括因第一名成绩相等而进行的决名次赛的试掷成绩,作为其最后的决定成绩。
链球投掷圈
16.结构
投掷圈应以带形钢、铁或其他适宜的材料制成,上沿与圈外地面齐平。圈内地面可用混凝土、沥青或其他坚而不滑的材料修建。圈内地面应保持水平,低于铁圈上沿14~26毫米。
17.规格
投掷圈内沿直径应为2.135米(15毫米)。
铁圈边沿至少厚6毫米,涂成白色。
18.从投掷圈两侧顶端向外各画一条宽5厘米、长至少75厘米的白线,此线可以画出,也可用木料或其他适宜的材料制成。白线后沿的延长线应能通过投掷圈的圆心,并与投掷区中轴线垂直。
可在铁饼圈内投掷链球,但圆圈直径须从2.50米减为2.135米。也可在铁饼圈内安放一个链球投掷圈。
链球
19.结构
链球应由三部分组成:球体、链子和把手。
20.链球球体
应用固体的铁或硬度不低于铜的其他金属制成链球球体,或用此类金属制成外壳,中。已灌铅或其他固体材料。男子链球的球体直径最小为110毫米,女子链球的球体直径最小为95毫米。链球球体外形应为完整的球形。
如果使用填充物,应使其不能移动,球体重心至中。动的距离不应大于6毫米。
21.链子
应以直而有弹性、不易折断的单根钢丝制成。钢丝直径不小于3毫米,即回四号标准钢丝。投掷时链子应无明显延长,钢丝的一端或两端可弯成环状以便于连接。
22.把手
把手可为单环或双环结构,但必须质地坚硬,没有任何种类的铰链连接。投掷时不得有显著延长。把手与链子的连接必须做到把手在链环中转动时,链球的总长度不得增加。
23.链午与球体的连接
链子应借助于转动轴承与球体连接,转动轴承可为滑动轴承或滚珠轴承。把手与链子的连接应为环状连接,不得使用转动轴承。
24.链球应符合下列规格:
球体重心
球体重心至球体中心距离不得大于6毫米,将去掉把手和链子的球体放在一个水平的、直径为12毫米的圆形口刃上,一球体必须保持平衡。
25.在规则第12条1(a)的比赛中,只允许使用组委会提供的器材,比赛期间不得改变。不允许运动员携带任何器材进入比赛场地。
在所有其他比赛中,运动员可以使用自备器材,但在比赛前应经组委会批准,这些检查合格并做有标记的自备器材,所有运动员均可使用。
链球落地区
26.已落地区在投掷方向上的向下倾斜度不得超过1:1000。
应用煤渣或草地以及其他适宜材料铺设落地区,链球落地时应能留下痕迹。
27.应用宽5厘米的两条白线标出落地区,如将两条白线延长,则应以40度角相交于投掷圈圆心。
注:可用下列方法精确设置40度扇形落地区,在距投掷目圆心20米处,二条落地区角度线相距13.68米,即每离开圆心1米,落地区角度线的根距增加68.4厘米。
28.可用醒目的旗帜或标志物标出每名运动员的最好试掷成绩,放置标志物时应沿落地区角度线的方向放在角度线的外侧。
应用醒目的旗帜或标志物标出最新的世界纪录,如在合适场合,也可标出最新的洲际或国家。
链球是田径运动中的投掷项目之一,你有哪些了解
链球是田径运动中的投掷项目之一,你有哪些了解?下面介绍了掷链球的一些知识。
一、掷链球的介绍
链球投掷起源于苏格兰的一项传统运动,运动员通过投掷附在木柄上的重铁块进行比赛。此外,据说它的起源也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的狩猎或称为吊索的战斗工具。它就像一根一端嵌入石头的织带,通过将石头在头顶摆动并高速释放。凭借正确的技术和经验,该工具的射程超过百米,使其成为比弓箭更强大的武器。全身肌肉都参与加速链球,以保龄球为例,投球手会随着重球的运动而移动身体,从而将能量从肌肉传递到球,使其具有动力,链球投掷也是如此,仅靠用力投掷是无法达到理想距离的。
二、掷链球的方法
挥动链球时,由于离心力,身体会失去平衡。优秀的投掷手可以通过控制步伐和转身来保持平衡,从而保持良好的投掷姿势。对于左撇子来说,握持基本上是用左手完成的,而对于右撇子来说,握持是用右手完成的。为保护手掌免受机械损伤,体育组织会提供手套。抓握是使用手指的第二个和第三个关节。在左手的顶部,放置右手,它应该放在手柄上。脚应该与地面完全平行,背部应该朝向投掷方向,即投掷方向在你的6点钟方向。摆动后不久,运动员进入转身阶段。链球的位置直接在投掷者的前面,低点开始转动,向左推动链球并开始转弯。此时,肩膀应该放松,头部的运动应该是被动的,保持臀部和膝盖灵活,双脚应与圆圈保持接触。这里应该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身体的平衡。双脚在地面上的有力抓地力和它们的逐渐运动有助于转动过程。
什么是链球
掷链球是田径运动中的投掷项目之一,它可增长力量,提高协调性和在高速度的旋转中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 链球是由打铁的铁锤演变而来。中世纪时,苏格兰的铁匠和矿工,在业余时间里经常用他们的生产工具--带有木柄的铁锤进行掷远比赛。以后,这样的比赛逐渐在苏格兰、爱尔兰的矿工和山民中流行起来。 十九世纪后期,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学生,把链球第一次列为正式比赛项目。那时的投掷方法是旋转五圈后掷出,投掷的方向没有限制。决定投掷距离的办法,是从投掷者的前脚到链球的落点来计算。第一个纪录是牛津大学学生在一八七三年创造的,他使用的球柄比较长,球体是用铅做的。从那时起,链球才开始改为圆形,其后柄也由木制的改为钢链。以后又将球的全重规定为7.257公斤,到一八八七年又规定了链球总长为1.22米。现在的链球全重是7.26公斤,全长(自把手内沿算起)117.5-121.5厘米。 一九零零年在第二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掷链球被列为比赛项目。同时规定了在直径2.135米的圆圈内投掷,链球落地的有效区为九十度,以后改为六十度,现在是四十度。 掷链球的运动员最初都是些身体高大的人,大多是单纯用力量进行投掷,以后,随着体育科学的发展,运动技术的不断完善和训练方法的改进,投掷链球的技术便向着加快速度方面发展。近年来,投掷方法又有较大的突破,出现了旋转四圈投掷的技术。这就加快了链球出手的速度,提高了运动成绩,目前世界纪录已达86.74米。近两年在国际上已有一些国家开展了女子链球运动,并且发展很快,一九九八年被正式列为奥运会和田径系列大赛的正式比赛项目。目前还没有世界纪录。 掷链球是在直径2.135米的圆圈内进行的,方法是:双手握柄环,站在圆圈的后缘,通过预摆和快速连续旋转,双手将链球掷到规定的四十五度的区域内。 掷链球的技术和其他投掷项目一样,是一个完整的动作,但为便于分析,下面按握法、开始姿势和预摆、旋转,以及最后用力的顺序加以介绍。
链球运动专项体能训练内容有哪些
1.专项速度练习。提高专项速度可以利用比正规重量轻的链球,例如:可以投掷一些5公斤或者6公斤的链球,降低链球的重量从而提高链球的速度。又或者投掷短链球的方法,按照10厘米、20厘米、30厘米把链球的金属链缩短,以缩短旋转半径,加快旋转速度,提高专项速度。但是应注意的是在进行专项速度练习的过程中,使链球顺利加速是很重要的,否则会妨碍链球球体的转动节奏。
2.专项力量与爆发力的练习。专项力量的提高,对肌肉刺激的面要广,强度要大,来增大肌肉生理横断面,从运动生理学角度分析,提高肌红蛋白和结合氧的能力,动员中枢神经同步激活的积极性,链球的专项力量训练,其主要针对身体的躯干和下肢,特别要注重提高下肢腿部大小肌肉和腰部肌肉的瞬间爆发力。链球的专项力量训练应该分为:耐力力量、速度力量、爆发**量。耐力力量主要以小强度大训练量为原则,例如:负重半蹲跳和负重弓箭步跳强度可以在50%左右,训练次数在20次~30次之间为宜,用于增强链球的旋转的稳定性。速度力量主要以中等强度中等训练量为原则,例如:负重半蹲强度应该在60%~80%左右,训练次数在6次~8次之间为宜,用于增强链球旋转后的最后用力的蹬伸。爆发**量主要以大强度小训练量为原则,例如:窄抓强度在80%~100%左右,训练次数在1次~3次之间为宜,用于增强最有用力的蹬伸和展体。专项爆发力的训练也可以采用8公斤、9公斤、10公斤的链球来练习,旋转的速度会因为链球的过重而下降,这与爆发力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必须适当的加速。采用大重量链球为旋转带来了很大的负担,迫使背部和两臂弯曲,导致整个技术失败这一点应该注意。
在链球投掷过程中,在不降低速度的情况下提高力量,在不损害力量的情况下提高速度,或者二者同时提高,才能很好的提高链球的成绩。体能和投掷链球的成绩密切相关,要培养出优秀的链球运动员,并取得优异成绩,除了科学的选材,还要通过多年系统的训练,掌握合理的技术。投掷链球的成绩不能仅仅是具备好的体能就可以的,它还与技术及心理状态有很大关系。培养顽强的拼搏意识,树立攀登体育高峰的雄心壮志,严格要求自己,这也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本保证。
更多文章:

皇马vs巴萨4月24(2011年皇马VS巴萨连续4场的具体时间,央视转播吗)
2025年1月2日 12:01

2018澳网德约科维奇(德约科维奇3比1战胜拉奥尼奇,收获大满贯300胜,他是如何做到的)
2024年5月15日 22:51

卡尔马龙瓦妮莎(明知不可能追到瓦妮莎,马龙、费舍尔和福克斯为何还去尝试)
2024年11月22日 23:50

央视网:警惕饭圈侵入体育界(媒体评谷爱凌被拦下,此事背后体现出了哪些问题)
2025年1月18日 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