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巅峰中场(西班牙中场为什么超强!)
本文目录
西班牙中场为什么超强!
题记——所谓“得中场者得天下”,本文仅以欧洲杯上西班牙的中场战术来臆测米兰下赛季的中场的进攻上的变化。 如火如荼的欧洲杯结束了,在经历了44年的痛苦煎熬和漫长期待之后,西班牙终于一举登上欧洲之巅,成了新的王者。 做为一个随着米兰几经沉浮的球迷,在经历过上赛季的失落之后再来看欧洲杯,自然带了一份观摩与比较的心态。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思考之后,有了一些浅薄之见,不敢藏私,拿来与各位米兰球友商讨,以期抛砖引玉。 决赛之前,“荷兰飞人”克鲁伊夫曾撰文:“这支西班牙队有我的影子”,意思是说西班牙队中的哈维、伊涅斯塔和法布雷加斯三位控球型队员都是出自巴萨青训的作品,都是典型的“4号分球手”,而他当年一手缔造的梦之队正是以瓜迪奥拉这样的中场靠后的分球手为战术核心,打出了漂亮绚丽,夺人心魄的全攻全守足球。 杯赛六战,西班牙入球12粒,居各队之首。比利亚以4球荣膺金靴,金童托雷斯和替补前锋古伊萨(此君乃上赛季西甲最佳射手)各有2球入帐。在此之外,小法、德拉雷德、哈维、席尔瓦各入一球,共七人有进球。 从进球人员分布,首先说明了老帅“智叟”阿拉贡内斯所寄予厚望的前锋线很好的完成了进球任务;其次,还证明了西班牙的火力点不仅有点,更还有面。而这正是一支球队整体实力是否强大的明确佐证之一。 以往的足球比赛有着10号球员这样的核心,近几年又发展为“双核”战术,即双前腰或前腰后置再辅以影子前锋在前场局部的再组织。这届欧洲杯上的西班牙已经不能再以此来定位,而是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多核”战术配置,这是整体足球的又一种变化。 回顾西班牙的夺冠历程,我们没有发现有特别突出特别耀眼的巨星,哪怕比利亚在头两场小组赛大放异彩,托雷斯决赛打进价值连城的一球,但要说他们俩就是整支球队的核心或者领袖,似乎仍显牵强;哈维是欧足联官方评出的MVP,可是在他身后的塞纳才是更多国际足坛行家眼里的“西班牙的肺”;拉莫斯助攻一流,但其防守中频发的昏头一直为人所诟病;卡西利亚斯算是保有圣卡西之威,可终究为其门将位置所限,称不了巨星,更不可能成为战术核心。 西班牙在决赛之前几乎一直打4-4-2的变型4-4-1-1,比利亚名义上是双前锋之一,实战中却更多地是拖在拖雷斯之后打二前锋,以此来更紧密地联系中场并在前场和伊涅斯塔做二次组织。而比利亚的跑位就正如我前面所言卡卡变化后的跑位:在对方大禁区前横向和斜线运动。打德国的决赛,比利亚伤停,老帅阿拉贡内斯索性直接打起了4-5-1,但法布雷加斯的上场反而更多了一个巴萨“4号分球手”,整体的控球也打得更为娴熟默契了,德国队除了开场的前十五分钟之外可以说是毫无还手之力,被德国媒体称之为“一场彻头彻尾的失败”。 由西班牙在本届杯赛中极其讲究整体控球战术的技术流打法,我不禁想到在米兰阵中同样也有三位控球高手:卡卡、西多夫、皮尔洛,米兰也是追求技术打法和漂亮足球的,而此三人中的任何一个也都拥有足以成为一支球队核心的能力。在此,我试图也从打整体控球战术来分析米兰后半赛季的实验和下赛季可能的变化。 米兰在上赛季联赛后半段,也就是卡卡伤愈复出之后,开始了一些战术上的改变或者说是实验:皮尔洛从后腰位置上组织的进攻在没有好的向前机会时不再一味强求,而是通过局部的传递和转移(与安布和西黑)来避开局部的围抢。这也是安布罗西尼在后半段打得更出彩的原因之一,毕竟加图索的脚下技术不够细腻,其作用也更多的是防守和拦截。而推进到前场后也不再是以往的凭卡卡的个人能力一味强突中路,以求获得最直接的打击,而是通过卡卡的控球技术、西多夫的小球处理、皮尔洛的前移的和几个控球能力超强的队员之间变化莫测的跑位来观察乃至调出对方的防守漏洞,思考进攻的办法。这也是西班牙在本届欧洲杯中踢的“思考型足球。” 这样的变化,从实战来看还是很有作用:假设对方也能迅速地跟着移动,那么,通过传递、转移、跑位以及安布罗西尼甚至博内拉和卡拉泽的前插始终让对方的防守球员和防守阵型移动。在这个移动的过程中对方的弱点和防守的空隙就相对容易被带出来。此时,再利用前锋聪明的纵深跑动,中后场队员的突然插上,以米兰球员的脚下技术想要送出精准的致命的一击也就不难了!欧洲杯决赛中西班牙的唯一进球就是这种打法:开始是西班牙队的哈维、伊涅斯塔、法布雷加斯等几个控球高手在中场一连串如穿花蝴蝶的短传配合,吸引德国的右边卫拉姆前压准备接应中场队员可能的截下来的球传递和双中卫为了使自己的中后场不至于拉得太开导致脱节也前移,这时西班牙在中场哈维在中路突然的一脚直线传球,皮球洞穿了德国队的整条防线落到了大禁区右角处,此时正是托雷斯在禁区前5—10米的位置作斜线运动,甩开了盯防的中卫和回追的拉姆,从大禁区角折线启动,球到人到地跑到了球的飞行线路上,顺势一带直扑龙门,拉姆再犯规都已然来不及,双中卫更因转身太慢而不见踪影。这种以绝对或相对技术优势控制球权的情况下,出球路线和队员跑位上的变化能更好的利用横向空间,掌握节奏变化,让对方防守困难,从而使自己占据主动权。 这样的打法,我个人感觉在新赛季米兰的比赛将会更多的出现。因为弗拉米尼的到来,会让皮尔洛的出球线路上多一个更好的接应点,在防守能力与加图索相比不遑多让的同时,弗拉米尼比加图索还多了一脚传控球的技术和更强的向前插上意识。只是此君的斗犬精神如何还有待检验。 那么,我想象中的米兰下赛季的战术应该是: 阵型由原来的4-3-2-1变化为4-2-1-2-1,也就是把以前的“3”里面的皮尔洛前提10—15米,他的身后配置安布罗西尼和弗拉米尼,前面是西多夫和卡卡。这也类似于西班牙的哈维、伊涅斯塔、塞纳、席尔瓦的配置。只是西班牙只有塞纳拖后成单后腰,而米兰因为后防年龄结构问题和联赛制与杯赛制的区别,我感觉应该还会是双后腰配置。这样一来,皮尔洛居中,以他的控带组织成为全队的战术大脑。而且因为阵型的进一步紧凑可以用更多的短传控球战术来撕开对手的防线从而动摇对方防守体系。 那么,在新赛季我们将可以经常看到:通过皮尔洛的组织过渡向一侧或者中间发动进攻,当对方的防守队员向这一个攻击面密集时,卡卡不再象以前那样只做两件事:在中路等着拿球后自己强突或者回撤接应。而是象一个二前锋那样有意识地增加了在对方大禁区前5—10米范围内做斜线和横向的跑动,以及和西多夫的频繁换位,以避开对方在局部对重点人物的逼抢夹击,从而将对方防守球员带开,以瓦解对手的防守体系。继而将球转移到对方防守的薄弱区域,然后或自己在几乎无人区域带球轻松突破,或给其他队友创造个人突破或局部配合的时间和空间,又或直接交给因扎吉那样的视越位线如生命线的妖刀。 本文提到的是整体控球战术,而非以往我们所言德国式的整体战术。因为本人以为我们以前所说的“整体足球”实在是个美丽的误会。全攻全守打法的鼻祖之一荷兰打的是整体足球吗?以前连我自己也这么看,但从这届杯赛西班牙的表现来看,应该也是整体控球足球,是一种在一定战术框架下的“自由控球加自由换位”的足球。 这样的打法,以米兰现有人员配置以及队员技术能力是完全可以达成的。皮尔洛的组织能力和传控球技术,相信勿需我多说了。关键在于卡卡的变化,他的横向或斜线的跑动是这一战术变化的核心:任何对手都不能无视他的存在而任其发展,他也只有变化跑位方式才能自身有更大突破,和西多夫在左侧的换位也能打乱对方右边后卫和右中卫的协防秩序。而以西多夫堪称独步天下的原地小球处理技术在卡卡跑动中做出精妙绝伦的配合将是米兰球迷愿意看到的,也是米兰进攻的重要环节和方式。 安布罗西尼在皮尔洛身后的作用一是在由攻转守时加大保护纵深,延缓或直接破坏对方的进攻;二是米兰打阵地战时作为突然前插的高点,以头球这一有效的阵地战武器出奇制胜。这一点,在以往的比赛中已经多次出现过;此外,在弗拉米尼助攻上前时,他还能以其横向覆盖面起到单后腰的作用。而作为米兰老臣和队副,安布还有着他人不可替代的精神领袖和鼓舞士气的作用。 弗拉米尼的特点在于全面,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都有自己有特色的东西,尤其是后排插上的射门能力,他的到来可以很大程度地弥补米兰现在加图索和安布这一后腰配置进攻的不足。而在对方反击时又可以依靠弗拉米尼的奔跑即使不能抢下球延缓对方进攻速度。而抢到球后,依据当时的点,他还可以和皮尔洛一定程度上换位成组织者,他的出球也颇象一个组织者,合理有效,干净并且聪明,前插的时机把握的很好,和其他多数防守型后腰比,他的技术绝对上乘。 综上所述,以目前米兰已确定的人员和上赛季后半段的变化来看,下赛季的米兰会更注重控球,以整体控球继而带动整体,带动对手防线在运动和控球中寻找战机。而卡卡在上赛季末表示愿意打二前锋更是释放了这样的信号。
西班牙黄金一代有多强
这支黄金一代在西班牙历史上真的是空前的。而且他们开创的tikitaka传控足球在当时那几年天下无敌。这种不可复制的传控足球是西班牙黄金一代对足球发展的最大贡献,巅峰哈维、伊涅斯塔的组合,或许是百年一遇了。
黄金一代实力分析
1、门将:09世界最佳门将卡西利亚斯,皇马门神“圣卡西”并非浪得虚名之辈,西班牙国家队连胜对手,卡西功不可没。
2、后卫:巴萨原来队长普约尔、巴萨皮克、皇马悍将拉莫斯为首组成的西班牙后防线,用“固若金汤”来形容也毫不逊色。
3、中场:西班牙有着世界上最好、也令全世界都羡慕的中场球员:被称为“呼吸机”的中场大脑哈维、“小白”伊涅斯塔组成的巴萨中场双核,是巴萨罗纳完成“六冠王”伟业必不可少的要素,若是没有双核,巴萨的进攻将大打折扣,哈维目前已可称为世界上最强的中场球员,而小白的突破、分球技术也非常娴熟。
4、法布雷加斯虽然年轻,但他的稳定发挥,让他成为了阿森纳最年轻的队长,也挤入了世界**中场的行列。
5、西班牙的中场配置令世界都为之侧目。前锋:前锋的组成虽然不如中场般几乎全由**巨星组成,可照样群英荟萃。由蝙蝠军团的超级射手比利亚,托雷斯,洛伦特组成,同样是对手不可挥去的噩梦。
西班牙足球为什么衰败了
任何球队的巅峰都有周期性,西班牙队在中场核心哈维淡出以后,前场攻坚能力又下降了,球员的斗志也不如以往,再加上对手适应了西班牙队的踢法,这几个原因导致了2012年欧洲杯之后西班牙队的成绩就不行了。
从哈维成为西班牙队中场核心开始,西班牙队开启了“欧洲杯世界杯王朝”,当哈维老去并且淡出以后,西班牙队的巅峰期就结束了。像哈维这样的中场大脑,可遇不可求,伊涅斯塔布斯克茨虽然也厉害,但小白偏向突破型攻击手,布教授偏向发牌器,论中场的组织调度和运筹帷幄能力,还是哈维更强。
中场核心老去或者退役后,球队的统治力大幅度下滑,不仅西班牙队出现过“哈维难题”,法国的齐达内,阿根廷的马拉多纳,包括众多东欧球队的中场核心们,在淡出之后,球队都会战绩下滑。
如果西班牙队的前场爆点够强大的话,完全可以弥补缺乏核心型中场的尴尬,比如说哈维老去以后的巴萨,可以依靠梅西苏亚雷斯内马尔等前场爆点的个人能力解决战斗,拿到欧冠,延长了巴萨的巅峰期。可是,西班牙队没有了哈维,前场的比利亚淡出,托雷斯早衰,科斯塔不适合传控体系,莫拉塔之流的平庸前锋,没啥用。
西班牙队不但无法用前场爆点的模式掩盖缺乏缺乏“哈维式中场”的窘境,而且在大赛三连冠之后,很多球员的求胜欲,也不如以前,这也会影响到球队的斗志。偏偏在这个阶段,传控足球体系也不再是新鲜事,被对手逐渐破解,也很正常。
同为优雅型中场,你感觉皮尔洛和莫德里奇哪个更强
法布雷加斯和莫德里奇都庆祝了国家队首次亮相15周年。看到一些球迷问这个问题,我想让我们从他们的简历、综合实力和足球地位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塞斯克.法布雷加斯:西班牙中场,1987年出生,为阿森纳、巴塞罗那、切尔西和摩纳哥效力。世界杯1、欧洲杯2、世俱杯1、欧联杯1、英超2、西甲1、足总杯2、联赛杯1、欧洲超级杯1、社区盾杯2、西班牙超级杯2。卢卡·莫德里奇:克罗地亚中场,1985年出生,为萨格勒布迪纳摩、托特纳姆和皇马效力。欧冠4,世俱杯4,西甲2,欧洲超级杯3,国王杯1,西班牙超级杯3,世界杯金球1。
欧足联赛季最好的一个,6个克罗地亚足球先生。莫德里奇是中场的全能战士。他可以在前腰、后腰和中后卫踢球。他早期在托特纳姆踢过左边锋。“魔笛”它是中场天生的核心。他的脚技术均衡,身体健康。他在进攻和防守转换时跑得很好。他不仅可以传球,还可以通过大规模跑动参加防守。莫德里奇攻防俱佳,还有暴力远射的绝技。莫德里奇更强大,更高的成就,法布雷加斯真的坑自己,不坚持转会巴塞罗那在阿森纳不会在巴塞罗那替补多年,巴塞罗那和国家队都有哈维伊涅斯塔站在主要位置,如果坚持在阿森纳,现在可能成为阿森纳!
普通数据没有那么多参考,关键是看球员在球场上的实际价值。虽然小法和魔笛的位置和角色不同,但它们的价值角色大约是同一水平的,即使在2010年。几年后,我和我的朋友们讨论了这个问题。当时,小法已经成为一种老法律,早衰,魔笛在皇家马德里蓬勃发展。虽然蓝领已经掌握了一些技能,但它已经成为皇家马德里的核心球员之一。但如果我们只比较他们的巅峰,我仍然认为他们是一个档次,但魔笛更好。
坦白说,两人作为核心带领球队的能力都不够**,核心排名要在真正的**球队后排,因为硬质量不够。然而,局限于作为一名进攻球员,他并不能真正有能力在核心腹地观察组织。魔笛的引导,或反击大空间,但他的进攻锐度不够,阵地战也缺乏进入核心区域的技术能力,这就是为什么他的数据不是直接原因,换句话说,他在核心区域的直接影响不够。即使在他很年轻的时候,魔笛也主要是进入前场的。当时,他的绰号是格子军团的卡卡,而不是站在核心区域的类型。
更多文章:

科比单场最高得分(科比在常规赛和季后赛的单场最高分,分别是多少)
2024年7月13日 20:57

王霜为什么不是队长(中国女足队长秀6块腹肌,中国女足实力如何)
2025年4月15日 15:12

周苏红和汤淼结婚(汤淼艰难的育女经历!为要孩子跑遍各大医院,感叹孩子来的不容易)
2025年5月3日 15:10

老鹰捉小鸡的看图写话(一年级老鹰捉小鸡看图写话作文【四篇】)
2025年4月10日 23:06

2013欧冠决赛时间(欧冠决赛时间!!!在哪里踢!!是第三方吗)
2025年4月28日 05:22

2021中国对韩国足球(国足不负众望1:0赢韩国,这样的国足让你看到希望了么)
2024年10月11日 04:30

直播世界杯开幕式(世界杯开幕式中央5套的直播时间是什么时候)
2024年9月12日 18:30

2016林丹遗憾败李宗伟直播回放(世界羽毛球名将李宗伟退役,你还记得哪些林李大战的经典画面)
2024年12月19日 20:26

西班牙对乌拉圭历史战绩(乌拉圭vs日本 西班牙vs葡萄牙谁赢)
2024年10月3日 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