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多瓦面积(摩尔多瓦在哪里)
本文目录
- 摩尔多瓦在哪里
- 摩尔多瓦是什么地方
- 摩尔多瓦是什么国家的
- 摩尔多瓦面积3.38万平方公里,经济发展得怎么样
- 欧洲最穷国“摩尔多瓦”现状,带你看看真实的摩尔多瓦
- 摩尔多瓦是哪个国家的
- 摩尔多瓦的面积很小,这个国家的经济到底如何
- 摩尔多瓦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摩尔多瓦在哪里
摩尔多瓦是东南欧的一个小国,西部与罗马尼亚接壤,北部,东部和南部与乌克兰接壤。它位于北纬45°和49°之间,主要位于经线26°和30°E之间(小区域位于30°以东)。摩尔多瓦的总面积为33,843平方公里(13,067平方英里)。它是内陆的,尽管它非常靠近黑海。首都基希讷乌位于该国的中心。
摩尔多瓦是什么地方
摩尔多瓦共和国是一个位于东南欧北部的内陆国,与罗马尼亚和乌克兰接壤,面积为3.38万平方公里。简称摩尔多瓦,原苏联加盟共和国,1991年独立,现为独联体成员国,首都基希讷乌。
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境内平原和丘陵相间分布,中部为高地,三分之二的土地为黑钙土,北部和中部属森林草原带,南部为草原;河流众多但大部分短小,德涅斯特河和普鲁特河为境内两大河流;地下水资源丰富,约有2200个天然泉。
从总体水平上讲,摩尔多瓦自然资源贫乏,缺少硬煤、铁矿、石油和天然气,但是,全国境内蕴藏着丰富的非金属富矿,并已探明330个非金属富矿;
境内另一种宝贵矿物资源是硅藻土。摩尔多瓦工业基础薄弱,致命弱点是完全依赖于外部提供原料、能源和技术,但是摩尔多瓦的冶金工厂现在仍被认为是欧洲最好的企业。
扩展资料:
摩尔多瓦的首都基希讷乌 (Chisinau / Kishinev) 位于摩尔多瓦中部,坐落在德涅斯特河(Dniester)支流贝克河畔,有500多年的历史,人口66.3万(2014年)。
平均气温1月为-4℃,7月为20.5℃。基希讷乌1466年首见记载, 早期曾被斯特凡三世(大公)统治,后来归属土耳其。1991年8月27日,摩尔多瓦独立,基希讷乌成为摩尔多瓦的首都。
基希讷乌在二战期间损失严重,市内主要古建筑中仅有大教堂和建于1840年的凯旋门尚保持原貌。基希讷乌气候温暖湿润,阳光充足,是摩尔多瓦的工业中心。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摩尔多瓦
百度百科-基希讷乌
摩尔多瓦是什么国家的
摩尔多瓦就是一个国家,全称是摩尔多瓦共和国,是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东北部,多瑙河下游的内陆国,与罗马尼亚和乌克兰接壤,首都是基希讷乌,全国共分32个区、3个直辖市及2个地方行政区,国土面积有3.38万平方公里,南北长350公里,东西宽150公里。摩尔多瓦共和国,地处俄罗斯平原,与喀kā尔巴阡qiān山,交接地带,境内突出的地貌特点是,丘陵和谷地纵横交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摩尔多瓦面积3.38万平方公里,经济发展得怎么样
摩尔多瓦面积3.38万平方公里,人口近355万 。2017年实现GDP81亿美元,预期寿命71.6岁。
1991年8月27日,摩尔多瓦脱离苏联宣告独立。根据该国1994年宪法,摩尔多瓦为中立国,不允许外国军队驻扎。
从地缘政治看,它夹在罗马尼亚与乌克兰之间,与俄罗斯没有共同边界,却有一个当地居民90%以上支持加入俄罗斯的“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俄常年驻军2000人......俄罗斯与罗马尼亚是争夺该国影响权的主要国家。
从历史和现实看,摩尔多瓦经济和商业离不开俄罗斯,文化传统倾向罗马尼亚(但居民多信东正教,罗马尼亚为天主教),逐渐将融入欧洲作为各项政策的重中之重,现实却迫使它只能在俄与西方之间找平衡。
独立27年多来,东、西两面的“秋波”仍未使弱不禁风的摩尔多瓦起“化学反应”,其经济一直以农业生产为主,葡萄种植和酿酒是主导产业,财政严重依赖葡酒出口和百万境外打工者侨汇,酒类的3/4销往俄罗斯,年侨汇额16亿美元(2013)。2001年摩尔多瓦加入WTO,争取加入欧盟则任重道远。
该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及短板如下:
1、土地肥沃,农业基础好。它曾是前苏联的粮仓、葡萄酒园。因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地平原之一的乌克兰平原,肥沃的黑钙土约占国土面积3/4,适合小麦、玉米、向日葵、烟草等农作物的种植;
2、成本因素,教育基础好。劳动力成本仅有乌克兰的一半,罗马尼亚的近40%。国民普遍接受义务教育,基础稳固。
3、东西两翼的欧盟和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对摩有相应的免税政策、投资便利和其他优惠。
4、2007年,距离黑海134公里的朱朱列什蒂国家自由港正式通航,摩尔多瓦结束没有出海口的历史
不足:
它一直属欧洲最穷国之一,地缘政治下的不稳定性,国内亲俄与亲西方势力的博弈,法律的不健全等都是经济发展的制约。
欧洲最穷国“摩尔多瓦”现状,带你看看真实的摩尔多瓦
1,摩尔多瓦共和国,简称摩尔多瓦,是一个位于东南欧的内陆国,国土面积33800平方公里,全国共分32个区、3个直辖市及2个地方行政区。人口数量354 万,其中女性占53.1%,GDP总计118 亿美元,人均GDP2989美元,位列欧洲倒数第一,是欧洲最穷的国家。2,基希讷乌是摩尔多瓦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始建于1466年,苏联时期原名叫基什尼奥夫,面积565平方公里,人口68万。列宁大街和普希金大街是城中主要街道。3,摩尔多瓦总人口354万,其中75%以上的人口以农业为主,农业和农产品加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其中葡萄种植业和园艺业在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他农作物还有玉米、冬小麦、大麦等粮食作物。该国最出名的就是葡萄酒,占出口收入的45%,当地的克利科瓦酒窖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酒窖之一。4,摩尔多瓦实行高中以下免费教育,包括幼儿园,上大学也是象征性的收费,低收入群体可以申请免费上大学,但程序较复杂,时间比较漫长。当地大部分为公立学校,几乎没有私立的。5,伯尔兹被誉为摩尔多瓦北部的“首都”,经济排在该国第二位,是摩尔多瓦具有都市地位的两个城市之一,除了这两个,还有一个城市是蒂拉斯波尔,但该城基本属于自己单过了。除此之外摩尔多瓦在也没有像样的城市了。6,摩尔多瓦东、北部与乌克兰接壤,西隔普鲁特河与罗马尼亚毗邻,东南部遥望黑海。主体民族摩尔多瓦人,与罗马尼亚人实际上是一个民族, 历史 上曾与罗马尼亚是一个国家。7,摩尔多瓦工业基础薄弱,国内基本无大型企业,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年轻人在当地很难找到工作,有35%的年轻人在欧洲其他国家打工,男性去往德国法国为主,女性大都去了荷兰。该国也是欧洲主要移民流出国,大多数是在外国打工的年轻人混好了,顺便移民了。 8,摩尔多瓦国立大学始建于1945年,是摩尔多瓦最大的大学,该国大多数的政界、商界、文艺界的大咖均毕业于该校,被称为摩尔多瓦智慧的摇篮,该校最大特点是女生多,占了将近三分之二,因此又有玫瑰大学之称。9,摩尔多瓦的基础设施基本还停留在苏联时期,67%的国道和75%的区道,由于缺乏资金,处于损坏待维修状态,城乡间的公路大部分是土路, 汽车 开过尘土飞扬。目前摩尔多瓦72%的货物运输依靠铁路。10,摩尔多瓦由于经济不景气,该国人均收入普遍不高,根据摩尔多瓦2020年的公布显示,全国普通工人人均月工资折合人民币是1890元,中产阶级人均月收入在2160元到3200元之间,但中产阶级只占全国总人口的10%,大部分都是普通工人。另外当地货币叫摩尔多瓦列伊,目前1美元=17.6486摩尔多瓦列伊。11,摩尔多瓦国立农业大学,是摩尔多瓦唯一的一所以农业专业为主的大学,成立于1992年,现有教师384名,学生6000名。该校除了园艺专业外,其他基本没什么名气。12,摩尔多瓦的公立医疗是免费的,国家重视全民医疗保健,每年投入GDP的11%用作医疗事业,但整体医疗水平落后,无法和其他欧洲国家相比较。当地看病也是需要预约,由于当地医院数量较少,预约短则一个星期,长则两个月,部分有钱人不愿意等,都花高价去私立看。 13,摩尔多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地质构造复杂,境内大多数地区处于地震带上,首都基希讷乌和其它城市的建筑均采用可抵御震中心为6-7级以上地震的抗震材料建设。境内没什么金属矿产资源,但全国境内蕴藏着丰富的非金属矿,比如硅藻土、大理石等。14,摩尔多瓦居民虽然收入不高,但当地人普遍过得很惬意,因为当地物价非常低,一公斤苹果大约3元人民币,一公斤小麦1.3元,无论多远,公交车都是0.8元,几乎所有的蔬菜价格都在1到3元之间。农产品价格低,主要得意于这些东西都是本国产的,当地土壤全是肥沃的黑土地,种啥产量都很高。 15,摩尔多瓦人普遍能歌善舞,每年的1月1日是当地最隆重的节日,这一天,人人都在胸前戴上红、白绸线编织的小花。载歌载舞,表演形式多样的民间新年剧。民族舞蹈热情奔放,富有诗意,“霍拉舞”、“若克舞”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可以说舞蹈就是摩尔多瓦人的灵魂。 16,摩尔多瓦的房价就和该国的物价一样,不算太高,以第一大城市首都基希讷乌为例,在2020年房屋均价在每平3500元人民币左右,第二大城市伯尔兹均价只有2780元每平,摩尔多瓦已连续多年房价位于欧洲最低。当地房价如此之地,不知道大妈炒房团去了,能不能炒出另外一个境界。17,在摩尔多瓦有个卡数族,人口只有4万多人,该民族世代以农牧业为生,至今还保留自己本民族的传统习俗,比如该民族的婚俗,需要经过族里有威望的人介绍,然后直接订婚、结婚,但是订婚的时候女方是不出面的,而是由女方的母亲出面, 主要是把把关,看看小伙子智商、身体等方面有没有残缺,各方面感觉都满意了,才会把女儿嫁给对方。但随着 社会 的发展,订婚的时候私奔现象越来越多。 18,摩尔多瓦的大街上, 汽车 也不少,以欧洲二手车为主,因为进口关税较低,卖的价格不算太贵,但因为该国几乎不产石油,全靠进口,当地的汽油普遍很贵,以至于很多人能买的起车,但每月并一定能加的起油。19,摩尔多瓦是个女多男少的国家,最热闹地方就是位于首都的土卡夫斯街,你懂的。
摩尔多瓦是哪个国家的
摩尔多瓦共和国简称摩尔多瓦,是位于东南欧的内陆国,与罗马尼亚和乌克兰接壤,首都基希讷乌。
摩尔多瓦共和国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东北部多瑙河下游,东欧平原南部边缘地区,绝大部分国土介于普鲁特河和德涅斯特河之间。东、北部与乌克兰接壤,西隔普鲁特河与罗马尼亚毗邻,东南部遥望黑海。
摩尔多瓦曾是苏联西部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全国面积为33800平方公里,南北长350公里,东西宽150公里,形如倒挂的葡萄串,是欧洲小国。
国家介绍:
摩尔多瓦共和国在苏联时期曾先后称为“摩尔达维亚自治共和国”、“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90年6月改名为“摩尔多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91年5月23日改名为“摩尔多瓦共和国”。1991年8月27日宣布独立。
摩尔多瓦国旗呈长方形,长宽比例为2:1。蓝黄红三条纵旗,中央配上国徽。蓝黄红三色源自罗马尼亚国旗,代表摩尔多瓦与罗马尼亚是同一个民族。国徽中金色的雄鹰口衔十字架,左爪持一根象征**的权杖,右爪拿着象征和平的橄榄枝。黄色的牛头象征正义,牛头上方的黄色八角星代表国家主权。
摩尔多瓦的面积很小,这个国家的经济到底如何
摩尔多瓦的面积很小,只有3.4万平方公里。这个国家的资源非常匮乏,工业很少,主要以农业为主,因此上经济也很落后。
摩尔多瓦,提起这个国家,估计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毕竟从古至今这都不是一个太大的国家,但是它曾经是苏联的加盟国之一,虽然是一个非常小的国家。是一个离海最近的国家,没有海岸线,但却可以望见大海。占地面积很小,距离乌克兰的边境只有两公里,站在围堰上就能够看到黑海。后来经过和乌克兰的谈判,在摩尔多瓦的南部建了一个海港,这才有了一个宝贵的出海口。
摩尔多瓦是个资源非常缺乏的国家,基本上没有具有开发价值的商业资源。除了丰富的地下水之外,最拿得出手的也就是硅藻土和做陶瓷用的粘土了。摩尔多瓦的土地几乎都是肥沃的黑土地,整个国家有一半的人口都是从事农业,农业生产值占国家经济的一大半儿。而工业和服务业的产值非常的低,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罕见的。
很久以前摩尔多瓦是属于罗马尼亚的一部分,后来又被俄国统治,现在的摩尔多瓦文化都是受了两国的影响。这里是苏联时期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区,这里的薰衣草和玫瑰花也很闻名。他们和罗马尼亚人属于同族,但是母语用的俄语。很多的风俗人情都是来自于两个国家的结合,这里属于最不发达的国家,400多万的人口,几乎有100多万都留在了外面的国家。
摩尔多瓦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概况
摩尔多瓦共和国位于欧洲东南部,属内陆国家。北部、东部和南部与乌克兰相邻,西部与罗马尼亚交界。普鲁特河是摩尔多瓦与罗马尼亚的界河。境内丘陵和平原相间分布,中部地势较高,南部是平原。最高峰为巴拉涅什特山,海拔429米。有肥沃的牧场和长满树木的山坡,宜于种植葡萄等酿酒作物。德涅斯特河和普鲁特河是两大河流,小河众多。地下水资源较丰富。森林覆盖率为9%.2/3的土地为黑钙土。矿产以磷钙石、褐煤等为主。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漫长、炎热;冬季短促、温和,降雪较多。年平均气温为8~1 0,年平均降水量北部地区为560毫米,西南部地区为300毫米。
自然地理
位置和疆界:摩尔多瓦共和国简称摩尔多瓦。地处东欧,南临罗马尼亚,普鲁特河为两国界河;北、东、南三方与乌克兰接壤,两国国境线走势与德涅斯特河的流向基本相同。摩尔多瓦的国土总面积为3.37万平方下米。
地形:摩尔多瓦共和国平均海拔147米,境内丘陵和平原相间分布。摩尔多瓦北部是辽阔的伯利兹多岗平原,中部是科德雷高地,全国最高点巴托涅什特山(海拔高度为429米)便坐落于此。摩尔多瓦境内的大丘陵区分别是德涅斯特河右岸丘陵区、季格丘陵区和波多尔丘陵区。
由于喀尔巴阡山南部经常发生强地壳运动,摩尔多瓦首都基希讷乌及其他城市的建筑均采用可抵御6-7级以上地震的抗震材料建成。
气候:摩尔多瓦共和同地处东欧平原与喀尔巴阡山交界处,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短暂少雪,夏季长而炎热。摩尔多瓦日照充足,全境平均持续日照时间超过2000小时。受地形和日照的影响,摩尔多瓦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年平均温度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前者比后者低4-5。
自然资源:摩尔多瓦共和国境内虽然缺乏石油、天然气,却蕴藏着丰富的褐煤、磷钙石及多种非金属矿,包括大理石、石膏、硅藻土、陶土等等,已探明非金属富矿多达330个。
摩尔多瓦共和图地下水资源丰富,约有2200个天然泉。森林覆盖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9%,橡树占林木总量的2/3,其余还有枥树、榉树、椴树等等。
行政区划
摩尔多瓦全国共分32个区、3个直辖市(基希讷鸟、伯尔兹、本德尔)及2个地方行政区(加告兹自治行政区、德涅斯特河左岸行政区)。
首都基希讷乌是国家的工业文化中心、交通枢纽。该市工业产值占摩尔多瓦丁业总产值的1/4。以机械工业为主,轻下业、化学下业、木材加工丁业发达,郊区盛产葡萄。
国家象征
国旗:摩尔多瓦国旗为长宽比为2:1的长方形,由三个不同颜色的垂直长方形构成,从左至右分别为蓝、黄、红。摩尔多瓦国徽的图样位于旗面中央。
国徽:摩尔多瓦的国徽为盾徽,徽晒图案为一只鹰及鹰胸前的盾徽,鹰嘴衔着十字架,左爪所持权杖象征**,右爪所持橄榄枝象征和平。围徽中心的金色牛头象征正义,牛头上方的八角星代表国家主权。
国歌:摩尔多瓦的国歌为《我们的语言》,根据著名诗人阿列克谢·马捷耶维奇的诗歌改编谱曲而成。
文化旅游
民族服饰:传统的摩尔多瓦男装以白衬衫和白裤子为主,外穿坎肩或皮袄,腰间多束蓝色、枣红色或绿色的宽腰带;摩尔多瓦女性偏爱大方巾,上身多着绣花白衫,下身常穿宽松的套裙,裙外一般还会闹上一条闹裙,裙面多绘有彩色图案,艳丽异常。女性也扎腰带,但与男性不同,她们喜欢窄腰带。
饮食文化:摩尔多瓦人以面包为主食,喜食各种素菜、炸肉、羊肉和奶制品。典型的食品是菜汤、熏鱼、腌肉、奶酪夹心青椒及用葡萄叶卷肉做成的菜卷、洋葱末拌豌豆、蒜泥等。最常见的是热玉米面粥,佐以羊奶-F酪、油炸洋葱、黄油、两红柿等辅料,鲜香味美。摩尔多瓦妇女擅长泡制各种小菜和酿制葡萄酒。他们腌制的小菜品种繁多,味道鲜美;酿制的葡萄酒酸甜可口,酒香沁人心脾。
摩尔多瓦的波罗的海与黑海之间,连绵起伏的山丘、充足的日照,为葡萄种植提供了理想的环境,摩尔多瓦因此成为世界著名的葡萄之乡、葡萄酒产区。当地居民的生活和葡萄、葡萄酒密不可分,他们把葡萄看作富裕的象征,主人在款待宾客时,会献上家酿的葡萄酒。在相互祝愿时,最爱说“愿我们的生活像深秋的葡萄树一样硕果累累”。
旅游资源与世界遗产:摩尔多瓦于2002年9月23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截至2015年7月,摩尔多瓦拥有1项世界文化遗产。
斯特鲁维测地弧,2005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与白俄罗斯、芬兰、俄岁斯等国共有。著名天文学家斯特鲁维曾在这条弧线上精确测量了子午线长度,使人类充分了解了同地球形状和大小相关的重要信息。
以上资料由摩尔多瓦旅游局网收集整理,更多有关摩尔多瓦旅游相关资料,大家可以参考网址:http://lvyou168.cn/moldovaholiday/
分享:
更多文章:

2021广州马拉松——受疫情影响2021广州马拉松延期延期举办的公告
2024年7月17日 16:47

亚洲球队参加世界杯历史(历届世界杯,亚洲(包括大洋洲)参赛队伍名单(不是外围赛))
2024年7月22日 05:13

10世界杯主题曲(2010世界杯主题曲歌词,翻译(要give me freedom开头的))
2024年7月21日 15:07

nba总决赛2012cctv?2012NBA总决赛CCTV-5现场解说员是谁
2024年7月22日 00:44

中国男篮世锦赛直播在线观看(男篮世锦赛除了cctv~还在那儿直播气死我拉..找不到拉 5555555)
2024年4月16日 13:00

巴萨曼联预测最新消息(5月29日 凌晨(明早)巴萨VS曼联的欧冠决赛,你们看好谁夺冠)
2024年11月6日 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