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伦特读书会(上海演讲一哥成《奇葩说》导师,中间是何缘故导致)
本文目录
上海演讲一哥成《奇葩说》导师,中间是何缘故导致
上海演讲一哥成《奇葩说》导师
在《西方现代思想》的第20节课上,刘清开始谈论德国哲学家汉娜阿伦特。
他的声音温柔而稳重,带着一些让人安心的力量。那个班的题目是“怎样才能不成为坏人?”阿伦特出生在德国的一个犹太家庭,漂泊一生,二战前流亡美国。她研究了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的根源,在她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她反复寻找人类的“思维”与“善恶”的关系。然而,在这本书完成之前,她突然心脏病发作去世了,最后一台打字机上留下的是一个孤独的词,判断。
在刘清看来,左词是理解哲学家的重要线索。在纳粹德国,新的法律和道德诞生了:为了种族利益合法杀人。
从结果来看,大多数人选择了前者,这是风险最小的选择,导致了20世纪最惨烈的大屠杀。阿伦特说“独立判断是一个很难的选择”,很难,但有人做到了。刘清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叫安东施密特的德国士兵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但他尽力帮助犹太人逃跑。后来被纳粹逮捕,判处死刑。
庭审中,律师为他辩护,称帮助犹太人是为以色列国防军节省劳动力,但施密特否认了这个理由,他承认帮助犹太人是为了挽救他们的生命。
在那堂课结束时,刘清有一个低沉的声音,并谈到了他对剩余单词的理解。“阿伦特曾经说过,‘判断各种特殊情况,没有不变的通行标准,也没有一定的规则。’。我们只能在特定的情况下承担风险,真诚地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并为此承担责任。对于现代社会的公民来说,这是一项极其困难的道德任务。"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所要分享的内容了。
做学问 如何做学问
较早的时候,我在F大同一位仰慕已久的老师共进午餐,席间这位牛人谈到了做学问的问题。我觉得那次谈话对我从那之后的对于学术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有很大的帮助,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当然,我觉得之所以当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在谈话之前对于法理学我并非零基础,这位老师的谈话实际上是将我之前研习法理学中未曾达至自觉的部分让我意识到了。当然,这样的结果就是以下的内容当然的不是当时谈话的原样复写,而是基于我自身的理解,因此文责自负。今天之所以想到这个话题,是因为今天我参加的一个读书会进行了一次活动。说实话对于读书会的活动我总是很谨慎的,因为我这个人读书面实在是不广:要是话题超越了法理学范围,我实在是只能打哈哈了。当然,这次读书会是讨论马克思,因此我去的时候还是有一点自信的。读书会讨论的过程在这里就不多说了,我想说的是在这个讨论之后我反思的一个话题,也就是如何做学问?如何做学问?这个问题实际上很多人是没有想过的。他们所能回答的是在相关领域内,某位**或者某位大师究竟说了什么,多数还会加上一点基于现实的对于这位**或者大师的批评,就算是自己的观点。其实现在很多学术论文都是这样一个基本模式。自己先提出一个观点,然后找一些大师为自己撑腰——摘录很多的名人名言,然后用这个观点对现实提出批判,最后得出方法上的一二三。这实际上就是很多人做学问的办法。在这里,那些经典和**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这些经典中存在了一些能够服务于自己观点的“名人名言”,仅此而已。这样的学问实际上很容易就落入到“外行看热闹”的结局。你观点中的马克思仅仅是“你的马克思”,而不是“马克思的马克思”。你看到了马克思提出了观点A,自己也赞同观点A,然后就认为马克思支持自己的观点,或者自己理解了马克思。但去没有看到更为关键的,马克思为什么提出观点A:很有可能马克思的论证与你支持观点A的理由风马牛不相及,甚至截然相反。这才是更重要的一层,所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如果光是看到观点A,很容易陷入“不当类比”之中:断章取义的来看,似乎黑格尔、马克思、阿伦特、海德格尔都讨论了观点A,然后就来一个一勺烩。可是实际上如果认真检讨这些大师的讨论,就会发现他们很多情况下都是在各自的理论目标下说自己的话。比方说谈到“劳动”,黑格尔谈“劳动”,马克思也谈“劳动”,但是这两者根本是在两个不同的逻辑下讨论。难道我们不应该注意这一点么?今天的读书会除了我之外剩下的人都谈到了马克思对于卢梭的继承,似乎马克思也是理性主义哲学的一个延伸。这一点在很多学术著作中也这么说,马克思是理性主义的。实际上马克思的著作恰恰是把“理性”这个东西“去神秘化”,是批判的——这个批判已然不是基于“理性”,而是基于现实,用现实的逻辑批判“应该”的逻辑。因此当我谈到资本论揭示的资本辨证运动的必然性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认为这个主张是不可思议的。当然,马克思的观点与现实是否完全一致这另当别论,首先要做的应该是准确的理解马克思的观点,而不是扭曲马克思的观点以契合现实。很有可能马克思的观点是符合现实的,仅仅是你没有看到,你的扭曲反而帮了倒忙。因此,当我们在建立一个观点、评论一个观点或者反驳一个观点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准确的理解这个观点背后的逻辑。它是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上,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观点。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完成了一种彻底的,“格式塔式”的转变。已经不再用道德批判的价值悬设去反注经济学原理,去论证所谓“类生活”的道德正当,而是在现实中找到了超越****社会的内在可能。这个可能不是从抽象主体的角度,而是从现实主体的角度,而现实主体的自我确认又是从对象中得到确认,因此最后的落脚点是如何完成主体与对象化的自身相互的最后确认,通俗来说就是如何达到意识与现实的最终统一的问题。这个最后统一的力量来自于对象化的客体在实践中反复被证明是主体自由实践的产物而完成。这根植于资本内在的矛盾之中,即不断的自我膨胀的资本必然将更多的人抛入无产阶级的大军之中,而同时必然导致生产的不断加速,这样无产阶级就会频繁地意识到自身的阶级地位问题。对于经典我们不应该“消费”它们,看哪个大师的观点和我的胃口就赞成哪个大师或者学派。学问的目的在于求真,在真的基础上再谈选择的问题。对于经典来说,其意义首先当然是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知道还有人提出了如此这般的观点,但是更进一步的说,经典更重要的意义是训练我们的思维,让我们用一种新的视野,新的方式看待世界,分析问题。这是很多人欠缺的,特别是把学术著作当作消费品的人。因此,当我们仅仅把经典中的具体的观点记熟的时候,实际上什么也没有得到,因为时间在流转,世界在发展,没有人能预见未来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要做的是研习出经典为什么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而不是那样的观点,又是怎样论证的。把这个东西学会,才是最大的意义所在。很有可能在看上去荒诞的具体观点下,隐藏着深刻的逻辑。回应删除
有好书推荐吗
人文社科联合书单,由全国人文社科领域优秀出版单位联合发布,致力于推荐最优秀的人文社科图书。我们每月发出一期书单,这是我们的第24期书单。
愿人文社科好书的养分,滋润我们的心灵,繁盛我们的思想。商务印书馆的《战败者见闻录》入选本期书单,本书也是“2017商务印书馆人文社科年中十大好书”。
感谢书单评审团对本次书单的贡献!
2017年6月丨第24期
人文社科联合书单
致力于推荐最优秀的人文社科图书
(排名不分先后)
《爱这个世界:汉娜·阿伦特传》
(第二版)
伊丽莎白·扬-布鲁尔 著
陈伟 张新刚 译
汉娜·阿伦特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杰出的女性思想家,政治理论家。《爱这个世界》围绕阿伦特与“世界”的互动与交流,客观系统地向读者展示一个立体的、多面的阿伦特。
本书通过对阿伦特的“朋友圈”的介绍:老师兼情人海德格尔、导师雅斯贝尔斯、前夫君特·斯特恩、丈夫布吕赫、朋友玛丽·麦卡锡、W.H.奥登,展现出20世纪智识生活的全貌。
上海人民出版社
微信ID:spph_spph
《鲍勃·迪伦诗歌集(1961 - 2012)》
鲍勃·迪伦 著
西川 包慧怡 李皖 等 译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囊括迪伦逾半世纪创作经典。
收录鲍勃·迪伦逾半世纪创作生涯中31张经典专辑共369首作品。中英对照,精注详注,兼顾英文歌词的原汁原味与中文翻译诗性之美。创意包装,摇滚美学:外包装箱为六〇年代风格复古旅行箱,整箱含八册诗集。每分册为“薯片袋”式外包装+口袋本诗集,以“薯片袋”这一有着强烈美式风格的创意包装,我们试图打破快消品与经典读物的疆域,在消费主义的时代里横冲直撞,让人与诗歌重新相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
微信ID:xinminshuo
《毕加索传:1907 - 1916(卷二)》
约翰·理查德森 著
阳露 译 邹建林 校
本卷描述的是毕加索艺术的玫瑰时期,1907-1916年,是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期。他在1907年创作的《亚维农少女》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作者在此卷描述的毕加索技巧高超,视野宏大,幽默辛辣。从未有这样一个生动的毕加索跃然纸上,他不仅是一位艺术的革命家,他的天才之处也在这一时期闪现无疑。
启真馆
微信ID:qizhenguan-book
《朝话》
梁漱溟 著
真的尽力生活,又每在厌离之后——
梁漱溟与青年说:何为理想的生活态度。
透辟短谈,明心见性自省
梁漱溟先生在山东进行乡村建设运动时期,每日朝会上与研究部同学们的部分谈话辑录。本书非系统的学术讲演,而只是对同学之日常生活有所诏示启发,或自同学提出之问题,予以当下指点。或谈论人生修养,或讲述治学方法,或议论社会、学术文化等问题,莫不本于梁老个人感悟,出自切身体认;语重心长,亲切隽永,足以发人深省。对于被浮躁的社会裹挟着前进的我们来说,这本讲求身心修养的书意义尤为重大。
文景
微信ID:shijiwenjing2002
《还原出埃及记》
约翰·理查德·沃德 著
杨彩霞 译
《圣经》记载的出埃及记是否有历史依据?从埃及出发考察《出埃及记》,揭开谜之面纱,探寻真实的历史,两位作者站在谜题的最前沿,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了两种对立却又相互关联的理论,清晰真实地还原了史诗般的出埃及记。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微信ID:heilongjiangjiaoyu
《拉铁摩尔与边疆中国》
唐晓峰 姚大力 等 著
长城边疆在拉铁摩尔的眼睛里,拥有主动参与中国历史的能力,而且事实上它就是中国历史演变中的一个重要的动力源。拉铁摩尔解读中国史的内亚视角,是对在他之前仅以汉族和汉文化作为中心视角去考察和论述中国历史变迁的旧有传统的一种重要修正和补充,但这样做并不意味着他是要以此取代和颠覆从汉族和汉文化出发的分析视角。经拉铁摩尔阐发而得以显现的刻印在中国历史中的内亚特性,如今才刚刚开始受到国人的关注,开始重新得到认识和解读。
三联书店三联书情
微信ID:sanlianshutong
《麦克阿瑟回忆录》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著
陈宇飞 译
《麦克阿瑟回忆录》由麦克阿瑟亲手撰写,记录其传奇一生,讲述他在影响当今世界格局的每一场重大战役中的经历,以及对那些富有争议性问题的看法。本书是了解20世纪世界历史和当今国际格局极有价值的文献。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微信ID:sassp021
《美丽灵魂:黑暗中的反抗者》
埃亚勒·普雷斯 著
刘静雯 译
在世俗观念与制度面前,“说不”是一件极需理智和道德勇气的事。记者埃亚勒·普雷斯从多年的观察、采访入手,以神经科学、组织行为学和道德心理学等前沿成果为辅助,讲述并分析了四个普通人如何为“正义”发声的故事,他们打破偏见,捍卫良知,凸显出平凡灵魂中亦有抵抗“平庸之恶”的巨大力量。
三辉图书
微信ID:sanhuibooks
《你所不知道的日本:从畅销书看日本社会走向》
黄亚南 著
如何客观、全面地反映日本社会的真实面貌?
畅销书是时代的镜子,也是现实社会需求的集体反映。从每年畅销书变化角度解读最真实的日本社会,看懂日本人的心理变化。收录1991年至2015年日本畅销书,通过“畅销书”这个新颖的视角,解读最真实的日本。
东方出版社
微信ID:dfcbs2011
《庞贝三日》
阿尔贝托·安杰拉 著
董婵娟 译
作者阿尔贝托·安杰拉通过长达二十年对庞贝的细微的、精密的、科学的观察,融合了火山学家、历史学家、植物学家、人类学家和法医学专家的研究和意见,献给世人的一部辉煌著作,展现了三个重大发现以及七位幸存者的故事,修正了庞贝浩劫的元凶及日期。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微信ID:css-press
《秦汉帝国:中国古代帝国之兴亡》
西嶋定生 著
顾珊珊 译
将秦汉史置于整个东亚视角内审视是怎样一种体验?享誉世界的日本著名历史学家西嶋定生将在这本书里带你了解“他者”眼中的秦汉帝国。西嶋定生的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大家小书”,也是“深入浅出”式的经典。
甲骨文
微信ID:ioracode
《〈清明上河图〉:北宋繁华记忆》
薛凤旋 著
《清明上河图》不仅是一件享誉中外的艺术品,更是一卷记载中国城市发展历史的宝贵资料。《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以社会学家般的眼光对社会和人文的深入解剖,还原了一千年前中华国都的繁荣状况和鲜活的市民生活。
本书对中国城市发展与规划的脉络作了简介,进而说明北宋时期的社会发展动力、城市管理及社会状况,以此为基础,深入考察了《清明上河图》的主要内容及其相关的每一个细节。将《清明上河图》这一画卷分解为两百多个细节,以画中图像来展现汴京这座“新城市”在经济、人文和管理体制诸方面的运行状况。
中华书局
微信ID:zhonghuashuju1912
《日本新中产阶级》
傅高义 著
周晓虹、周海燕、吕斌 译
《日本新中产阶级》是傅高义的成名之作,其主体研究耗时2年,但傅高义夫妇此后一直坚持研究对象的跟踪随访,研究成果实则跨越30年。傅高义从工作、学校、家庭和社区出发,将新中产阶级描述成一种经济与文化的标杆,对工薪族生活方式的描述丰富而微妙。根据其在东京M町的田野调查,从工作、学校、家庭和社区出发,将新中产阶级描述成一种经济与文化的标杆。近几十年来关于日本的文化人类学研究几乎都建立在该书基础上,直至今日还在日本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
这一日本研究奠基之作,经典但不枯燥,展现了一幅穿插八卦轶事的新中产生活全息图:夫妻、婆媳、亲戚关系,职场上的苦熬与交际,年轻人恋爱和相亲的苦恼,盼望孩子闯过重重考试、出人头地的父母心……种种描述生动而微妙,文化相近的中国读者更能感同身受。
上海译文
微信ID:stphbooks
《社会共通资本》
宇泽弘文 著
经济高速增长终结、环境污染、农村凋敝、城市困境、医疗和教育功利化、社会风气不断败坏,这些似曾相识的问题是对中国的现实写照吗?20世纪后半叶,日本比中国更早地经历经济的高速增长,依托制造业和对外贸易,仅用四分之一个世纪就跃居世界经济强国之列。于此同时,日本也面临了国内房价飙升、资产泡沫化等诸多社会、经济、环境问题。经济高速增长时,问题被掩盖在光鲜的经济成就之下,但是无论是理论上还是现实中,并不存在永动机,高速增长必定有终结的一天,开头提到的这些似曾相识的问题正是经济引擎失速后日本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本书作者宇泽弘文先生具备深厚的经济学专业素养,对事物的观察和理解鞭辟入里,是日本举世公认、备受推崇的经济学家。他的著作《汽车的社会性费用》曾经改变了一代日本人对汽车的看法,很多人因此延缓或放弃购买汽车。在本书中,他对日本经济社会问题的思考超越了国家的界限,揭示了让所有人过上富足生活应尽的努力,被日本读者称为“政客相当不希望普通百姓看到的书”。如今面临经济放缓,中国能够从中得到怎样的带启发呢?本书将为我们勾画出对普通人来说尤为紧要、也更为朦胧的那些问题的答案。
后浪出版公司
微信ID:hinabook
《书楼觅踪》
韦力 著
《书楼觅踪》是古籍收藏大家韦力礼敬先贤之作,超100万言,畅谈古籍收藏的那些奇人、奇书、奇事。四色彩印,配有几百幅“芷兰斋”历年集藏的珍贵古籍图片,一窥我国古籍概貌。
大量传统典籍能够流传至今,有赖于历代藏书家的薪火相传,正是他们的尽心尽力,才使得斯文不绝。而著名藏书家韦力先生对于中国古代书楼的寻访,正是对这些先贤的礼敬。关于中国古代藏书楼的寻访,十余年前便有《书楼寻踪》,而《书楼觅踪》作为韦力先生第二部相关专著,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远超第一部。
中信出版集团
微信ID:citicpub
《四种分叉》
赵汀阳 著
著名哲学家赵汀阳最新力作,从博尔赫斯的交叉小径花园到炙手可热的人工智能;从人类意识的起源到有轨电车悖论带来的道德疑难;跳跃而分叉的话题背后,是对形而上学根本问题的深刻追问。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微信ID:ecnupress
《唐诗与宋词》
莫砺峰 著
本书选择了最经典的诗人及其作品进行了论述,并以李白、杜甫为唐诗成就的杰出代表,以苏轼、辛弃疾为宋代成就最高的词人,各自展开重点介绍。在此基础上,对王维、孟浩然、柳永、周邦彦等名家名篇,也进行了相关解说。
南京大学出版社·新学衡
微信ID:njupress
《天文学家的女巫案:开普勒为母洗污之战》
尤林卡·罗布莱克 著
《天文学家的女巫案》从多角度展示了伟大科学家约翰尼斯·开普勒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1615年,当天文学家开普勒正值事业的高峰时,其寡居已久的母亲卡塔琳娜被当地政府指控为女巫,开普勒为此特地回到故乡符腾堡为母亲展开长达6年的辩护。
《天文学家的女巫案》作者尤林卡·罗布莱克不仅仅叙述了开普勒的生活及其家庭,更通过局部地区的一桩案件和详实的史料,以崭新的视角展现了400年前欧洲复杂深刻的宗教变革和风土人情。
斯坦威STANDWAY图书
微信ID:STWbooks
《西方思想的起源——古希腊哲学史论》
聂敏里 著
从中国学者的思想视野出发对古希腊哲学正本清源,不重在知识的梳理与介绍,而重在思想的分析与检讨。上溯公元前6世纪的米利都学派,下迄公元6世纪的新柏拉图主义,深入上下1200余年的古希腊哲学内部,探寻其内在思想根底与究竟。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微信ID:crup-1955
《语词之邦》
阿尔维托曼古埃尔 著
阿尔维托曼古埃尔把我们当今世界的现状,拿来跟神话、传说和故事的世界进行比对,找出了二者之间既迷人又具启发性的相似处。他深度剖析“故事”里各种隐含的意义,讨论了21世纪“说故事的人”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故事”是否拥有改变整个世界的巨大力量。
上海三联书店
微信ID:sjpc1932
《战败者见闻录》
米格尔·雷昂-波尔蒂利亚 著
孙家堃 黎妮 译
本书使用大量印第安人的史料,从印第安人的角度,讲述了西班牙人对阿兹特克人、玛雅人和印加人的征服,作者从本书原版1959年写成,目前已经有英、法、意、德、日、希伯来、波兰、瑞典、匈牙利、塞尔维亚、葡萄牙、世界语等12种语言,出版20余次。仅西班牙语版就出版了3种。在研究美洲印第安历史学界拥有非常高的学术地位。
商务印书馆
微信ID:shangwu1897
《哲学家与动物》
罗伯**吉欧里 著
杨智清 译
古希腊人讲“认识你自己”,如何认识自己呢?借助同类,谈论动物,都不失为好的途径。哲学家的言论或许深刻,或许浅薄,但无疑都是针对这一目标的不懈尝试。诗人有“借物咏怀”的说法,哲学家则“借动物求知”。那么读者诸君,你的“动物观”有没有形成呢?阅读此书,相信必能获取新知,找到答案了。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微信ID:ssapcn
《治村》
贺雪峰 著
作者为该领域的著名学者,以《新乡土中国》《回乡记》等引发社会热议。《治村》书中涉及的诸多问题颇具话题性:贿选、刁民、乡村政治无序、阶层分化等等。《治村》通过大量实地调研,探讨了当下中国诸多重大而迫切的乡村治理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方案。
北大博雅好书
微信ID:boyabook
《中华文明读本》
刘东 主编
本书邀得葛兆光、阎步克、高名潞、陈平原等60位国内一流文史学者撰稿,对中华文明的诸多方面加以解读,涉及信仰、哲学、社会、科技、艺术、民俗等多个主题,是大家写小文章的范例,也是普通读者了解中国古典文化的入门读物。
译林出版社
微信ID:yilinpress
《自制美学:关于艺术与趣味的观察》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 著
陈毅平 译
审美贫乏的时代,与亲切的艺术批评大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共赴美学之约。本书收录了格林伯格未曾结集的文章和1971年本宁顿学院系列研讨会演讲稿,生动展现了他对审美问题的深入思考。可谓“大师写小书”,是美学入门的必备读物。
重庆大学出版社
微信ID:Dpublishing
- END -
▼ 本期书单,由以下 28 家出版单位联合发布
(排名不分先后)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北师大出版社·新史学 | 重庆大学出版社·拜德雅 | 东方出版社 | 广西师大新民说 | 汉唐阳光 |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后浪出版公司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甲骨文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漓江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启真馆图书 | 三辉图书 | 商务印书馆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世纪文景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 斯坦威STANDWAY图书 | 译林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联合推广媒体
澎湃新闻·翻书党凤凰读书 社会科学报百道网
当当读书汇书房记西安读书会首席战略官
▼ 欢迎加入人文社科联合书单联合推广媒体
共同分享好书资讯,请联系rwsklhsd@163.com
▼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或长按下图二维码
可至当当网购买本期书单中的好书
猜你喜欢: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200个书单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200篇暖文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
选购您心仪的图
如何开一家独立书店
需要什么?首先我想打击你一下,我觉得最起码你需要做好心理准备,十足的准备。事情不会像你想的那样顺利,开了书店会有很多文青来光顾,生意很好,光顾的人络绎不绝。。你要知道,这个时代大家都很忙,而且当当亚马逊很火。书店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成本算比较低的,拿我自己了解的情况来说,在二三线城市,如果不是开单向街那种连锁的比较大的书店,只是开个五六十平米自娱自乐的书店,成本十万足够,(但我不保证能运营多久),这部分钱一部分是进货,一部分是装修。还有一部分是租房子和准备好一年左右的租金。第一次进书,不要太多,如果五十平米的话,不要超过一万本最好。你问得申请营业执照这个事,这个很容易办,具体百度,总之不必担心这个。书店选址方面,我个人建议在大学高中附近,不可否认,相对于其他群体,学生看书还是比较多的,不要选特别偏僻或者特别繁华的地儿,既然开书店,你对书店肯定也有自己的一个定位。接着是经营,开书店难,开独立书店更难,因为你的定位决定了你赚钱的难度更大(当然你可能不是以盈利为目的),我的建议是,弄成休闲书吧的模式,最好能分上下楼或者两间屋,一个是看书,借书,换书的地儿,顺带卖些点心饮品,另一间可以花点钱弄个投影机幕布,用来放电影,只有晚上放。比如在你店里消费多少,到了晚上就可以免费看电影这样,促进一些消费,装饰以淡雅为主,不要太花哨。多做一些换书啊,看电影之类的小活动来积累人气。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弄点小饰品小古董老唱片什么的。你甚至可以自己开个淘宝,顺带在网上也卖书。当然如果你很有钱,你可以把店开的大一些,请些作家,小乐队,或者其他的文化工作者来帮你的店提升知名度。一切似乎挺美的对吧?而且我和你说,书的利润其实很高,如果你真的做得好,赚钱自然不用愁。但问题是,很多时候一件事不是你想就可以。(我真是不想打击你)另外给你个建议,如果真的有心长时间经营,最好不要全部精力都扑在这个书店上来,你可以继续上着班来养这个店(怎么感觉我好坏),书店有时候也像咖啡店,刚起步的时候不能想赚钱,它图的就是一个人气和口碑,还有人们对于它的一种习惯。还是那句话,如果你真的考虑好了,着手去做吧。我摒住呼吸全力祝你好运。
更多文章:

武汉体育5台直播(明天的中超,武汉对辽宁,那个台直播啊东方卫视转播吗)
2024年7月11日 23:22

奥运冠军陈一冰妻子(35岁奥运冠军创业当总裁,娶美女翻译为妻,他是谁呢)
2024年3月12日 05:10

2004魔术vs湖人录像(2004年湖人主场对魔术的比赛日期 (科比末节24分))
2025年2月3日 03:02

梅西其实很强壮(顶级球星为啥那么壮C罗、梅西堪称足坛肌肉人)
2025年3月29日 14:30

短道速滑世界杯5000米接力(男子短道速滑5000米接力拿下第五名,这场比赛是谁出现了疏忽)
2024年10月17日 23:10

胡明轩垫脚,韩德君被打骨折,胡明轩2次垫脚,主帅杜锋两个举动尽显高情商
2023年12月22日 1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