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英国)荷(荷兰)战争简介?荷兰战役:历时两个月的战争有什么影响呢
本文目录
英(英国)荷(荷兰)战争简介
英荷战争是17世纪50~70年代,英国为了打败日益发展的商业竞争对手荷兰,并力求保住开始建立的海上优势和争夺殖民地,曾三次挑起对荷兰的战争。 第一次战争 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年~1654年,1652年5月,两国舰队在多佛海峡发生冲突,7月8日正式宣战。英国海军封锁了多佛海峡和北海,拦截荷兰商船,荷兰则组织舰队护航,双方海战逐渐由封锁反封锁的贸易战发展为主力舰队间争夺制海权的决战,1653年8月,荷兰集中海军力量与英国决战被击败,英国控制了制海权,使依赖贸易生存的荷兰经济瘫痪。1654年4月,两国签订「威斯敏斯特和约」,荷兰承认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 第二次战争 第二次英荷战争,1664年~1667年,英国与荷兰争夺海外殖民地,1664年英军攻占北美的新阿姆斯特丹,改名纽约。荷兰立即进行反击。同年8月攻占被英军占领的西非据点。1665年6月22日两国再次宣战,英国舰队随后在洛斯托夫特海战中击败重创荷兰舰队,法国、丹麦与荷兰结成 英荷战争油画反英同盟。1666年5月,经过修整恢复的荷兰舰队击败了英国舰队,8月荷兰舰队进入泰晤士河攻打伦敦,遭到英国岸炮和海军的联合打击,遭到重创,英国重获制海权。同年9月10日伦敦发生大火,城市大部遭焚毁,无力继续战争,试图与荷兰和谈。荷兰舰队趁机于次年6月19日进入泰晤士河偷袭了伦敦,歼灭了驻泊泰晤士河的英国舰队,破坏了船厂,并封锁了泰晤士河口。1667年7月,英国被迫签定「布雷达和约」,在贸易权上作出了让步,并重新划定了海外殖民地。 第三次战争 第三次英荷战争,1672年~1674年,1672年5月,英法联合对荷兰宣战,分别从陆地和海上发动进攻,荷兰无法抵挡法军进攻,被迫掘开海堤淹没国土,才使法军撤退。1673年3月荷兰海军击退英国舰队。6月英法联合舰队与荷兰进行了两次次斯库内维尔海战,8月法国退出战争,英荷都无力继续战争,于1674年2月签定「威斯敏斯特和约」,战争结束。 夺取霸主 英国通过三次战争耗尽了荷兰的贸易和海军实力,夺取了海上霸主地位,建立了海权-贸易-殖民地的帝国主义模式,成为世界海军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侧舷炮战的海战样式得到巩固和发展,形成了战列舰和巡洋舰的舰种划分。
荷兰战役:历时两个月的战争有什么影响呢
荷兰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美盟军在法国登录后对德军进行的一次进攻战役。以下就是荷兰战役简介。
荷兰战役战场图
1944年9月,盟军统帅部欲为日后进攻德军鲁尔区创造有利的条件,决定进攻荷兰,扫清占据荷兰的德军守备部队。
9月17日,盟军的21集团军群开始向荷兰进攻。21集团军群内,有英国的第2集团军、加拿大第1集团军,配属的空降第1集团军,总兵力达到共11个步兵师、5个装甲师、3个空降兵师,而防御的德军是为莫德尔元帅所指挥“B”集团军群下属的第十五集团军、伞兵第一集团军,兵力达到9个师。
经过17日和18日的两日空袭炮击,英加盟军的伞兵空降部队在法国韦赫尔、赫拉沃和阿纳姆地方着陆,在此火力支援下,陆军开始进展顺利,一天时间内向前推进了6到8公里的防线。至20日,英国伞兵与陆军在相应地点会师。22日,加拿大第一集团军解放了布洛涅。但是战争的事态并没有朝着有利盟军的方向发展。
英国的步兵第8、12军遇到德军的顽强抵抗,仅取得小战果,很难继续推进。同时,德军集中坦克兵团和步兵兵团,对英军的伞兵进行打击,英军损失惨重,虽然于27日推进到莱茵河附近。但是英军再无力对抗德军反攻,进入了防御模式。而相对应的加拿大部队,同样也攻击受阻,进展缓慢。直到30日,盟军才占领南贝沃兰半岛。之后的11月9日,占领了瓦尔赫伦岛,次日,盟军占领了荷兰的西南部分,荷兰战役也宣告结束。
荷兰战役的历史背景
荷兰战役是盟军诺曼底**以后发动的一场对荷兰境内德军的战役。那么荷兰战役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呢?
为纪念荷兰战役举行伞兵仪式
1944年6月6日, 288万英美盟军在艾森豪威尔的指挥下,于法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的第二战场,开始了解放西欧各国的反***战役。德军在东线都到了苏联的牵制,西线又遭到了英美盟军的重大一击,陷入了两线作战的艰难困境。在诺曼底**战役以后,英加盟军趁苏联对德发起进攻,德军无法顾及西线之际,开始对在法国境内的德军进行扫除,顺利地进行了一系列攻击战役,德军损失惨重,无法阻止大规模的进攻,只能进行防御。到了9月中旬,盟军几乎解放了比利时全境。
随着盟军进展顺利,战线越来越长,盟军的后方布洛涅、加来、敦刻尔克等未被解放地区的德军成为孤军。虽然盟军的顺利已经成为了趋势,但是这一些地区的德军,依然具有很强的战斗力,依然有十几万的有生力量。且这些地区靠近德国的经济重镇鲁尔区,战略地位也随之战局的变化而越来越重要。
因此,为了盟军很顺利的攻占鲁尔区,破坏德国的战争机器,瓦解德国的抵抗意志,同时也为了间接支援苏联红军在东线战场对德国的反攻。盟军统帅部决定在9月中旬,开展荷兰战役,歼灭后方孤立无援的德军,战线向荷兰鹿特丹发展,为进一步攻占德国腹地做好前期工作。这就是荷兰战役的背景。
荷兰战役的结果
荷兰战役历时55天,接近两个月,十几万盟军参加。但荷兰战役的结果,没有用想象中的理想。
荷兰战役军事对峙图
根据盟军统帅部在战役前制定的计划,盟军中的英军要从特脑特突破德军防线,向阿纳姆进攻,攻下莱茵河北岸,夺取**场。同时进占须德海湾沿岸,切断德军的退路。加军的主要战略是肃清被围于盟军后方的残余德军,主力部队向安特卫普地区的德军发起进攻,以歼灭埃斯科河河口地区的德军为主,完成任务后向鹿特丹发展。
但是战役的经过并不是向盟军统帅部所想的那样。等到战役结束以后,盟军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英军在德军的反攻下,没有取得**场。相反,英美伞兵在“市场-花园”计划中伤亡惨重。空降兵与地面部队的会师之路异常艰难。在“地狱之战”中,盟军损失了约1.7万人,而德军仅仅伤亡3000余人。巨大的伤亡代价迟滞了英军的进攻势头。
在面对扩大战果艰难的形式下,盟军在攻占荷兰西南地区以后,便结束了荷兰战役。
荷兰战役中,英加盟军在宽度200公里长的正面战线上向纵深推进了45-90公里,但由于在起初采用在狭小地段内突破敌人防御的战法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
从荷兰战役的结果来看,也算是一次不成功的战役。荷兰并没有被完全解放,残存下来的德军依然给盟军带来很大的威胁。荷兰人民直到1945年,才从德国***的爪牙中被拯救出来。
荷兰战役的影响
荷兰战役虽然没有取得预期的战役效果,但是它的影响还是深远的。
荷兰战役中盟军的部分胜利
荷兰战役,对战术理论来说是影响积极的。在荷兰战役中,盟军大量使用空降兵在德军后方进行空投,配合地面陆军的主要进攻方向,使德军腹背受敌。同时,进攻的地面部队采取纵深梯次配置的战斗队形,以阶梯火力相互配合,加大了盟军的进攻火力的密度。这一战术,在战役初期受到了明细的效果。但是,由于德军识破了盟军的计划,对盟军的空降兵实施了反突击。因此在荷兰战役中,盟军的空降部队损失极为惨重。吃一堑长一智,荷兰战役为盟军日后的空降兵作战提供了新的实践经验,减少了战争后期盟军的损失。
第二个影响就是检验了盟军的新型突破战术的实用性:在狭窄的地段上突破敌人防御阵地,然后突击集团两翼以积极的行动扩大突破口,使得敌人的防线全面奔溃。在荷兰战役中,这个战术被运用到战场上,但是从整个荷兰战役的效果来看,并没有取得较理想的成绩。因此在战争后期,这一战术并未被充分使用。
荷兰战役的第三个影响,就是进一步消耗了德军的有生力量。虽然盟军在战役中也遭受到了巨大伤亡,但是总体来说一直占有优势。而德军在东西两线作战的压力下,四面楚歌。支持战争进行的有生力量被不断地消耗,为德国***最后的灭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荷兰战役的战争过程
1944年9月17、18两日,经过航空火力准备以后,空降兵在韦赫尔、赫拉沃和阿纳姆等地域着陆。步兵第30军在短促的航空火力准备和炮火准备后转入进攻。该军第一梯队中的装甲师突破敌军防御。2个步兵师也随后跟进。至第一天日终前,盟军向纵深推进了6—8公里。9月18日,该军部队进抵埃因侯温,与空降兵第101师会合。9月20日步兵第30军在狭窄地段上前出到奈梅亨,与空降兵第82师会合。在突击集团两翼作战的步兵第8、第12军遇到敌人的顽强抵抗,仅稍许扩大了突破正面。***德军统帅部集中坦克兵团和步兵兵团,对盟军进攻集团的翼侧和阿纳姆地域的空降兵实施了反突击。盟军的作战态势发生逆转,突击集团面临被合围的危险,英军空降兵第1师和波兰伞兵第1旅遭到很大损失。英军第2集团军司令部费了很大气力,才抗击住敌人的反突击。9月27—29日,英军进至下莱茵河南岸,但被迫转入防御,未能在北岸夺得**场。荷兰战役一开始,加拿大第1集团军立即对被围的敌守备部队发起攻击,解放了布洛涅(1944年9月22日)和加来(9月30日)。但安特卫普西北部的进攻进展缓慢,加拿大军队直至9月末才进到斯海尔德河口。第21集团军群于10—11月间继续进行目标有限的进攻,以求占领安特卫普以北地域,确保能够使用这一港口。英军第2集团军变更部署后,以步兵第12军的兵力向布雷达方向实施突击。加拿大第1集团军则向罗森达尔、贝亨奥佐姆进攻,为夺取南贝沃兰半岛和瓦尔赫伦岛展开作战。盟军的进攻发展迟缓,直到1944年10月30日才占领南贝沃兰半岛,1944年11月9日占领瓦尔赫伦岛。1944年11月10日,盟军前出到马斯河从赫拉沃至河口一带,占领荷兰西南地区。
外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争有哪些
英吉利海峡海战(1588年7月)对阵双方:英国对阵西班牙
两种力量:英国的几十艘小型掠夺式船只,在海盗头德雷克的指挥下,具有灵活的远程火力。西班牙是“无敌舰队”的主力军,100多艘,军舰的大小和大炮的口径。
第乌海战(1509年2月)对战双方:葡萄牙VS***联合舰队双方军力:葡萄牙18艘帆船,不到2000人,***联军100艘老式单桅帆船,万余人。作战结果:葡军胜。葡军只有几十人受伤,没有舰只沉没,阿拉伯军伤亡过半。此战意义:阿拉伯人丧失了在印度洋的制海权,印度洋沿岸的东非,阿拉伯半岛,印度等地区先后被葡萄牙,荷兰,法国和英国殖民。此战也掀开了风帆火炮的新时代。
三次英荷海战(1652-1654年,1665-1667年,1672-1674年)对战双方:英国VS荷兰作战结果:荷兰胜。英国虽然在后两次英荷战争中都失败了,但是凭借着强大的国力支持不败反胜。荷兰除了在海战中和英国消耗外,还要和法国在陆战中交锋,最终国力消耗殆尽。此战意义:荷兰虽然在战争中战胜了英国,但是在英法双方面的压迫下,最终以出让部分商业利益为代价换取和平。历经20多年的英荷战争严重削弱了荷兰的海上霸权,为英国的海上强权建立打下基础。此外,英荷海战普遍被军事学家当作现代海战的起源。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1702-1704年)对战双方:法国VS英国(有部分荷兰和西班牙舰队)作战结果:英国胜。法国在2年的海战中消耗了几乎所有的大型舰只,而英国的损失则相对较小。此战意义:法国海军此后仅仅只能保卫本土和殖民地,再也无力和英国争夺海上霸主的地位。
斯文斯克桑海战(1790年7月9日-10日)对战双方:瑞典VS俄国双方军力:瑞军195艘海岸军舰,俄军140艘军舰。作战结果:瑞军胜。俄军攻击损失64艘军舰,伤亡7500人,瑞军仅损失4艘军舰和300人。此战意义:俄国妄图称霸波罗的海的美梦破碎,使得俄国开始向远东扩张。瑞典虽然胜利,但是在此前的几次小战役中风帆舰队损失惨重。国力的差距使得俄国逐渐在19世纪开始统治波罗的海。
为什么明朝和葡萄牙,荷兰打都赢了,为什么清朝和英国打就输了
当时的葡萄牙海军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海军。葡海军和敌方海军的伤亡比例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看看科钦围城战的伤亡比例就知道了。葡萄牙海军的战史就连19世纪的英国海军也无法超越。而当时的屯门海战,葡方将领是阿尔瓦雷斯,兵力只有1000人,五只大海船;而明方的将领是汪鋐,兵力有10000人,50只大海船。要知道海军打仗和陆军不同,这不仅人数相差十倍,船数也相差十倍,那么光兵力方面就相差了10*10=100倍。及时是在这种情况下,明军还伤亡惨重。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葡萄牙才成功占领澳门,教科书上说的太假,葡萄牙不完全是贿赂当地官府而夺得澳门,也有明清两朝的海军战斗力与葡萄牙相差太悬殊了,又赶不走,只好把澳门给葡萄牙当中转站这个因素。南明和荷兰的战争、雅克萨之战等等都是这种情况。比如雅克萨之战清军有16000人正规军,俄军只有一个800多人的探险队。后来清军伤亡惨重,俄军几乎没什么伤亡,于是清军使用围城的方式,使城内的俄军因饥饿而投降。
更多文章:

女排张常宁照片(女神张常宁的世联赛,全程征战征服巴西,不忘带大家自拍靓照,你怎么看)
2024年7月13日 23:37

印度时间与北京时间对照表,世界各国时间对应北京时间24小时对照表 有吗
2024年7月24日 08:25

特斯拉model3真实续航(特斯拉model3续航里程是多少公里)
2024年4月4日 14:40

mu5735空难隐瞒了多少事实,关于东航MU5735坠机事故,目前有哪些确切的消息
2024年7月15日 07:03

nba盖帽最强的球员(NBA历史上,哪些外线球员的盖帽能力最强)
2024年10月8日 02:50

射箭运动项目介绍(请问,我国古代体育运动中的射箭是一项什么样的运动)
2024年3月13日 05:20